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焢窯當畫布多年師生盡情彩繪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綜合報導。
點閱率:418

金門農試所休閒農場的焢窯,座座都有了主題,個個都有了名字。有些畫上俏皮的卡通香菇,有些畫上了可愛的童話蝴蝶;這是多年國小師生的傑作,他們還在作品上留下簽名。

昨天還是農曆十月「小陽春」的天氣,金色的陽光灑在綠色的休閒農場中,白鷺鷥棲落於生態調節池棕色的沼地裡;風在葉間拉瑟,眾鳥在林間鳴唱。氣溫宜人,景物悅目,天籟悅耳,但是,幾十個小朋友,卻個個身穿透明的雨衣::。

穿雨衣!怎麼回事?並沒有下雨啊!「啊哈!」原來,小朋友穿雨衣是為了替農試所的焢窯上油漆;穿著簡易的雨衣,並不是為了遮雨而是為了防漆、防風、保潔、保暖,真是聰明的點子。

農試所為了讓休閒農場的烤肉區變得活潑,特別提供焢窯(爐灶),供多年國小做為教學活動。多年師生的任務,就是為圓丘狀的焢窯,設計圖案,並進行彩繪。

對學生而言,用油漆作畫並不是一件易事-多年國小過去已經有過「人仰馬翻」的經驗。多年國小的教師劉界宏、李佳穎、余宛錡等人接下這個合作計畫之後,記取以往的經驗,做了周詳的事前準備,因此昨天上午,很順利地在三個小時內完成十二座焢窯的彩繪。

他們先勘察場地,再找一組學生進行試畫。在正式彩繪之前,是由高年級的七位素描高手先打底稿,寫上顏色,再由全校學生動手彩繪;因此,連一年級的學生也能參與。一到六年級,每班負責兩座焢窯,由一位教師指導。每位學生只能拿一支筆、一個裝有塗料的杯子;畫完了一個區域的色塊之後,如果要畫其它色塊,就要與別人交換別種顏色的杯子和彩筆。如此一來,顏色就不會相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師余宛錡表示:農試所的人員已經用松香水調出各種顏色的塗漆,還用水瓶切成裝塗料的杯子,非常方便;而且濃度剛好,小朋友上色時,不覺得澀,也不會因為太稀而滴得到處都是。老師們還要求小朋友握筆要盡量靠近筆刷,才不會把塗料甩到不該有的地方。

教師林裕文表示,他原本以為焢窯彩繪對小學生而言,難度偏高;事實證明,小朋友的潛力很大!他發現,在彩繪的過程,學生全程都能充分合作;平日鬥口、吵鬧的場面,也都因為手頭上忙著正事,完全沒有出現。甚至,在上色的過程中,偶然出點小差錯,也能一起設法補救,不互相責怪。

負責打底的學生包括吳宛甄、周均薇、莊秀珍、林佩璇、陳厚禎、周佳汶、莊鈺婕。吳宛甄覺得畫得很辛苦,卻很開心,很有成就感。

參與彩繪的學生王瑞兆表示,剛開始覺得自己畫得很醜,不過越畫越滿意。

這項活動的連絡人是李佳穎,她覺得這次的彩繪活動,師生們都很合作,很開心。參與的教師還有蘇益群、蔡淑玲、李岳弦、楊曼歆、李宜嫻等。

農試所的焢窯共有三十座,農試所的人員自行繪了兩座做為範例,多年國小完成了十三座。學生們在焢窯上彩繪的圖案有:企鵝家族、水果人、草菇家庭;還在完成的焢窯上簽下大名:呂嘉偉、吳珮玲、張嘉蓉、林雨彤::。

農試所尚未彩繪的焢窯還有十五座,誰會是下一批小小彩繪師?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