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李縣長憶當年勉沙中學生珍惜現有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金沙報導。
點閱率:488

沙中的校慶,勾起了金門縣長李炷烽、退休校長王添富、楊清國等人的一些回憶。撫今追昔,回到當下,李炷烽希望學生要知道珍惜現有;王添富則勉勵學生:健康和讀書,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民國五十四年,在金寧中小學尚未成立前,李炷烽曾經先在金沙國中讀了一段時間。他還記得,第一學期有五次段考;第一次考國文,他只拿了四十八分,因為當時要默寫︿愛蓮說﹀,而且佔了四十分。不過,當時的國文教師仍循循善誘,他的國文成績也蒸蒸日上。他認為國文課的內容,對他的影響很大。(︿愛蓮說﹀是宋代理學開山祖周敦頤的作品;文章的部分內容如下:::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回想當年,李炷烽為了搭六點十五分的早班車,五點半就要從湖下出發-到金城搭車或到安岐搭車;他母親則是要三、四點就起床起灶火,準備安薯早餐。當時家裡只有一個壞掉的鐘,全憑常識判斷時辰的早晚。

下午放學要搭四點五十五分或五點十五分的公車;回到金城,天已經黑了。在單打雙不打的年代,單日有砲彈,追著砲彈(或是被砲彈追著跑)的日子,如今是回味無窮,當年卻是無限緊張。

當年,午餐是向阿兵哥搭伙─一個月一百元,但卻是兩人合吃一份;又或是用兩元買四個小饅頭。當年,金沙國中的校舍只有中間一棟,四個教室,一個廁所::。相較之下,今日的沙中,不但有好的校舍,好的教師,還有免費的營養午餐可吃,但卻還是有人不好好吃。他希望學生們要珍惜,不要偏食、挑食::。

對於教過他的老師,李炷烽都能記得;他的英語老師,就是王添富。王添富自民國五十四年八月開始在金沙初級職校任教;五十六年八月調往金門高中(省立);五十九年八月起調回縣立金沙國中任教。六十五年十二月至六十八年八月出任金沙國中校長。(後來在金門農工職校校長任上退休。)他在金沙國中的重要建樹包括:創辦首屆校運會、籌組學生自我競賽進步獎學金基金會。

王添富表示,沙中建校就開始當老師;沙中的建築現在已經變很多,可以讓他懷舊的,就是當年的餐廳(現在的水族館)::;至於沙中的人,還有一位當年是助理,現在已經是組長的王世昌;王世昌從五十四年到現在,一直在沙中。

退休已經四年的王添富,年紀七十,自認爽朗依舊。他原本有四十幾年抽菸習慣,現在已經戒掉了,為的是健康。在四十二週年校慶中,他送給沙中學生的兩句話就是:健康是掌握在自己手裡,讀書也是掌握在自己手裡。

楊清國是金沙國中第第七任校長(於金城國中校長任上退休)。他在沙中的重要建樹是:成立全縣輔導綜合資料中心、增建民族精神教育館。

楊清國引用佛光星雲(國際佛光會創辦人星雲)說的「人生如行車」來勉勵沙中學生。他說:人生如行車就是:不違規超車-為人要守分。不衝斑馬線-行事要謙讓。不搶平交道-凡事要忍耐。不闖紅燈-言行要節制。不亂鳴喇叭,言行要謹慎。

金沙鎮長陳昆第昨天也出席沙中校慶。他對學生們說,他很羨慕他們,因為他自己是小學畢業之後,就去從軍,唸的是第三士校。不過,他還是隨營補習,唸到高職。他希望學生們要好好珍惜求學的機會。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