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緊急救災醫療救護協會預定近期成立

發布日期:
記者: 李增汪/金城報導。
點閱率:458

因應小三通帶來兩岸交流、往來日益熱絡,緊急救災醫療救護機制急需建立,由顏達仁等三十四位大部分是打火兄弟所發起的「金門縣緊急救災醫療救護協會」,可望在今年底前正式成立。

金門縣長李炷烽昨日也特別出席金門縣緊急救災醫療救護協會發起人暨第一次籌備會祝賀。他並強調,「生命無價,救人第一」,在礙於兩岸政治現狀,能藉由民間組織成立的促進、達成兩岸合作,希望讓緊急救災醫療救護體系朝完備邁進。

李炷烽也指出,金門的醫療後送問題,雖然署立金門醫院不斷的充實醫護人力和設備,使得後送台灣治療的病人相對減少了,但是在緊急救護的黃金時刻,畢竟從金門後送到台灣要有一段遠距離和時間,直接影響到病人救命的第一時間,而由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在廈門海滄興建的廈門長庚醫院,已在上個月二十五日正式營運,海滄長庚醫院的醫療系統,是引用台省長庚醫院的經營管理運作模式,不僅可以帶動廈門整體的醫療水準,以金廈間的短距離,如果在家屬的同意下,也可以就近送往海滄長庚醫院救護,只是目前還受到陸委會和中央單位的限制,這也是縣政府積極努力向中央爭取能以生命無價的人道立場,同意開放,來確保病患的生命權利。

他並指出,這方面在今年八月初前往北京領取金門高粱酒「純糧固態發酵白酒」標誌時,並向北京當局反映,直昇機可以就近由金門將緊急病患送往廈門長庚醫院救護治療,對此,北京方面抱持樂觀態度,但提醒關鍵在台灣方面,金門需要和中央多溝通、協調。

李炷烽並指出,不管2008年哪一組候選人當選中華民國總統,希望都能支持兩岸緊急救災醫療救護機制。而在小三通試辦即將屆滿七年,預期政策未來會更開放,一年會有一、二百萬人藉由小三通進出兩岸,並期待中央開放中轉,金門縣緊急救災醫療救護協會成立後,能結合金門縣紅十字會和金馬兩岸交流協會,來為兩岸緊急救災醫療救護作業盡心力。

金門縣緊急救災醫療救護協會在正式成立前,昨日上午十一時是在宏玻陶瓷廠召開發起人暨第一次籌備會,推選出顏達仁、黃奕焮、楊天水、陳國瑋、陳火炎、陳旺來、楊忠典等七人為籌備委員,並互推選顏達仁擔任籌備會主任委員。會中,也討論籌備期間申請入會截止日期,自即日起至九十六年十二月十日止,入會資格,基本會員:贊同該會宗旨,年滿二十歲,並於金門縣從事執行及協助緊急救災醫療救護工作之人員;團體會員:凡贊同該會宗旨之公私機構或團體;贊助會員:贊助該會工作之團體或個人。

籌備會主任委員顏達仁指出,現在社會的演進變化,導致生活的各種便利,但在生活的過程中,也充滿了許多不便與危機,因此,在救災救難的工作,也延伸為多元化、複雜化,以目前消防救災的工作任務組織是不夠的,所以由目前所有救災救難醫療救護的機構,經由一個公益社團,來協調來整合,是有必要的。尤其當今志工人力相當豐沛,所以金門縣成立緊急救災醫療救護協會也正是時機,也十分需要,尤其小三通以來,許多未雨綢繆的救災救難工作,將來如何在兩岸十分和諧的做好這門功課,若由金門縣緊急救災醫療救護協會來參與服務這項工作,將可事半功倍。

金門縣緊急救災醫療救護協會,將於十二月十二日再召開第二次籌備會,將由籌備委員討論成立時間,預計在今年十二月底前擇日舉行成立大會。至於該會宗旨,係以推廣緊急救災、醫療、救護工作之發展,協助人道救援之研究與推展,以保障民眾及旅客之生命安全、提昇緊急救災醫療救護服務品質。

至於該會之任務,主要有:一、推動緊急救災醫療救護服務品質之提昇。二、促進緊急救災醫療救護之研究發展。三、推廣緊急救災醫療救護之觀念。四、培訓緊急救災醫療救護人員及促進相關教育訓練。五、舉辦緊急救災醫療救護之學術研討及講習、演練等。六、協助建立緊急救災醫療救護制度。七、參加兩岸及國內外緊急救災醫療救護相關會議、活動,並促進與相關團體之合作與學術交流。八、加強與兩岸及國際間緊急救災醫療救護組織合作交流。

金門縣緊急救災醫療救護協會,發起人有:顏達仁、張光海、顏章團、黃奕焮、王俊諺、楊天水、陳國瑋、陳火炎、張庭瑞、盧志忠、林萬塔、葉禮義、林建來、翁國寶、何有志、李國偵、張德鴻、陳旺來、許乃祥、顏及人、楊忠典、許績燈、翁明宣、林長樹、楊德昌、李長山、蔡天在、辛園超、李建新、蔡立賢、黃評仕、洪振和、許績鑫、薛素姿。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