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孫中山思想與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昨假金技學院召開發表15篇論文

發布日期:
記者: 李金鎗/金城報導。
點閱率:376
字型大小:
孫中山思想與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昨假金技學院召開發表15篇論文

孫中山思想與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昨假金技學院召開發表15篇論文

「全球化趨勢、孫中山思想與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昨天在金門技術學院召開,縣長李炷烽表示,兩岸沒有進展,金門就沒有未來,期盼透過學者專家研討,提供政府施政的參考,使兩岸走向和平的未來。金門技術學院校長李金振指出,三民主義和共產主義在兩岸實施半個多世紀,應是交期末報告時候,小三通的金門願意提供寫歷史的舞台。

金門縣政府、金門技術學院、國立國父紀念館共同主辦的學術研討會上午九時在金門技術學院國際事務系階梯教室召開,由縣長李炷烽、金門技術學院校長李金振、國立國父紀念館館長鄭乃文共同主持開幕典禮,研討會有國內學者專家近五十人參加,進行四場、十五篇論文發表,探討全球化時代的孫中山思想、兩岸關係及小三通等課題。

李金振指出,中華民國已經有九十六年歷史,台灣比金門少了三十四年,中國大陸少金門六十二年,只有金門與中華民國是九十六年一路走來、始終如一,而金門在地理上是目前兩岸中心點,扮演交流重要角色。

他表示,中華民國在台澎金馬實驗三民主義,與中國大陸實行共產主義已經半個多世紀實驗,一般物理、化學的實驗結果都要寫報告,兩種主義動員上億人口實驗,實驗半世紀是到了應交期末報告時候。

李金振說,金門願意提供兩岸學者專家交流的舞台,讓兩岸學者專家發表研究成果,實驗沒成功要寫出來,如果有成果也要好好珍惜人類付出代價的結晶,對華人、全世界做出貢獻。

鄭乃文表示,金門是兩岸關係樞紐、橋樑,如同孫中山是兩岸非常重要的人物一樣,在金門舉辦孫中山思想與兩岸關係研討會意義深遠。

縣長李炷烽則指出,全球化趨勢、孫中山思想與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發表的論文有十五篇,其中至少有五個主題和金門息息相關。他說,金門走過五十多年烽火,深深感受到和平的兩岸關係就是金門未來的希望,希望藉由活動向世界發聲,唯有和平才有未來,沒有和平金門就沒有發展,兩岸沒有進展,金門就沒有未來,只有結合兩岸力量走向和平的未來。台灣發展一旦窒息,做為咽喉的金門首先遭殃,期盼透過學者專家研討,提供政府施政的參考,使兩岸走向和平的未來。這項研討會進行四場,十五篇論文發表,探討全球化時代的孫中山思想、兩岸關係及小三通等課題,會中發表論文的學者包括周陽山、范世平、樊中原、劉煥雲、陳建民等人,並邀請知名學者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何慶輝、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呂亞力、台北科技大學教授周家華等人擔任講評。李金振期盼研討會能成為年會,並且邀請中國大陸學者專家參加。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