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危害防制中心成立年餘成效顯著
金門縣政府昨召開金門縣毒品危害防制中心九十六年度聯繫工作會報暨業務協調會議。縣長李炷烽除了感謝各單位配合和努力投入工作外,並希望相關部門加強反毒教育宣導,以透過整體力量的結合,來防範、減少毒害的氾濫。
會議昨日下午二時三十分起在金門縣政府第三會議室舉行,由縣長李炷烽主持,包括預防宣導組(教育局)、保護扶助組(社會局)、查緝組(警察局)、轉介服務組(衛生局)、綜合規劃組(衛生局),以及金門地檢署、福建更生保護會、金門監獄、金門縣校外會等派代表參加。會中,並邀請在毒品危害防制工作上,成效顯著的桃園縣衛生局藥政課課長連恆榮做經驗分享。
縣長李炷烽指出,金門縣毒品危害防制中心成立一年多來,承蒙各單位協助配合和努力,以及對工作的重視,讓工作有初步成效展現。而由於毒害在不知不覺中氾濫成災,尤其一個人要接近毒品容易,但要戒除其實困難重重,且毒害伴隨著犯罪管道,因此,衛生、教育部門要多加強宣導,唯有社會凝聚整體共識,結合力量,才能減少毒害的氾濫成災。
連恆榮則指出,做好聯繫點,加強教育防治工作,用大家一起來做的共識相互配合,則對毒品危害防制工作最能落實。而許多出獄個案找不到人,成為防制工作一大隱憂。在衛教為長期性要推動的工作,且吸毒年齡層有降低趨勢,推動反毒教育及減害計畫,也相對重要。
金門縣毒品危害防制中心指出,毒品一直是深埋在社會底層的重大社會問題,人們一旦染上毒癮後就極難戒斷,個人或社會也要為此付出重大的成本。有心戒毒的人即使生理症狀完全消失,也有相當高比例會因為無法抗拒心理成癮的症狀而再度用藥,由於施用毒品是違法行為,許多與毒品相關的資訊也一直隱藏在社會各個角落,當毒癮者想尋求協助時,往往不得其門而入。然而,隨著醫療發展及用藥觀念的改變,近年來已趨向將使用毒品者視為「患者」,而醫界也期待能將藥癮者除罪化,提供更多醫療方面的協助。
為了幫助成癮者戒除毒癮,金門縣毒品危害防制中心在去年九月十五日正式成立。結合金門縣的醫療、社政、教育、警政、司法等所有資源,全力推動防制工作,下設預防宣導、保護扶助、轉介服務、查緝、綜合規劃等五組。毒品危害防制中心執行秘書陳天順表示,中心的成立除了配合行政院要求各縣市政府均須設立毒品危害防制中心的政策外,同時希望透過宣導用藥安全、防制毒品及愛滋病,讓金門縣成為無毒的健康城市。
毒品危害防制中心成立至今,除結合教育局、警察局共同加強校園、社區、高情境場所、監所反毒宣導,並已收案十三人,入監輔導六次,出監輔導電話追蹤三十一人次。其中,施用海洛因有五人,使用海洛因併用安非他命者有四人,單純施用安非他命者有二人,施用大麻、搖頭丸二人。未來,金門縣毒品危害防制中心將配合行政院衛生署推動的「減害療法」,積極協助署立金門醫院成立替代療法戒治醫療機構,提供施用海洛因成癮者戒治。目前,已完成藥癮暨替代療法專業人員訓練課程。
而此次,縣長李炷烽藉由召開金門縣毒品危害防制中心聯繫工作會報暨業務協調會,瞭解各局室運作現況,執行成果及困難,以研商機制,落實反毒執行績效。會議中也邀請桃園縣衛生局藥政課課長連恆榮分享「桃園縣毒品危害防制中心推動經驗」,以為金門縣參考學習。目前,金門縣毒品危害防制中心也提供醫療轉介服務,有心戒毒的人可請中心幫忙轉介至衛生署指定醫療院所或民間公益、宗教戒毒機構,實施戒治及輔導,以串連身癮及心癮的戒治,達到根本的效果,期望所有民眾都能勇敢跟毒品說「不」,拒絕毒品誘惑,迎向健康有活力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