蟯蟲寄生金門孩童9%感染
發布日期:
記者:
報導。
點閱率:471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十九日電︼台灣已經遠離寄生蟲感染年代,不過相關疾病並未絕跡,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分析,新竹等八個縣市學童幼兒的蟯蟲陽性率超出平均值,其中金門縣及花蓮縣更達百分之九,雖未達全面投藥程度,卻值得家長注意。
疾管局分析2001到2005年各縣市國小學童與幼稚園、托兒所幼兒的篩檢資料,新竹縣、雲林縣、南投縣、基隆市、屏東縣、花蓮縣、台東縣、金門縣等八個縣市的蟯蟲陽性率超過2001到2004年的平均值,以金門縣與花蓮縣最高。
台灣寄生蟲學會理事長、高雄長庚兒童醫院內科部長黃高彬指出,蟯蟲在晚上產卵,所以感染蟯蟲的孩子會肛門搔癢,有些女童還會陰道口發炎,除了影響睡眠之外,蟯蟲寄生嚴重時,還會令人噁心、嘔吐、營養不良,父母若發現孩子有這些症狀,應帶至小兒科接受肛門膠紙檢查。
目前台灣的寄生蟲疾病感染,包括蛔蟲、鉤蟲、鞭蟲等,都低於百分之一,蟯蟲是百分之二到五,黃高彬認為,目前不需要全面投藥,當發現有陽性病例出現,採取投藥治療,即可降低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