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大學楊副縣長率員評鑑

社區大學楊副縣長率員評鑑
縣府昨日辦理九十六年度推動社區大學委員會議暨社區大學評鑑,評鑑委員會主任委員縣府副縣長楊忠全率同評鑑委員抵國立空中大學金門學習指導中心進行評鑑工作。評鑑委員肯定校方辦學的努力與用心,也建議社大將新移民女性納入課程規劃重點,並爭取年長者或退休人員一起選讀社大課程,同時將課程與社區相結合,落實全民終身學習的目標。
昨日在空大金門學習指導中心會議室舉行的這項委員會議及評鑑,由評鑑委員會主任委員楊忠全主持,委員楊國賜(前教育部次長、嘉義大學校長)、吳友欽(高雄七賢國中校長)、李再杭(教育局長)、許乃權(社會局長)、李金振(國立金門技術學院校長)、李錫隆(文化局長)、王世宗(前金湖國中校長)、鄭啟超(前金沙國中校長)、楊瑞松(金城國中校長)、吳啟騰(金湖國中校長)出席。
金門縣社區大學校長李沛慶率同校務主任吳能惠列席,針對社區大學現況、課程規劃、推廣作業、招生與入學作業、學生屬性分析、師資、設備、經費、學生滿意度調查等項提出簡報。
自稱因身體因素有意請辭擔任金門社大校長的李沛慶也提到金門社區大學未來發展方向,希望達到「全家人的學校」,爸媽、兄弟、姐妹、兒女一起來上學。「教室走入社區」,「課程完全彈性」,即上課時間完全彈性,星期一到星期日,早上到晚上,均可開課;學分數完全彈性,不受18小時數限制;課程內容完全彈性,配合學生學習興趣客制化;提昇公民素養;實務與理論(學術)並重,休閒與技能提升兼備。
昨日出席的評鑑委員在召開委員會議、聽取評鑑項目報告、進行師生訪談,及資料審閱、詢答等流程後,也依照「風格與定位」、「行政與校務運作、師資、課程與教學、學員滿意度、社區互動」等五大項及評鑑指標進行評分。並提出多項建議,以作為社大今後課務安排的參考。
副縣長楊忠全指出,金門新移民比例相當高,光是大陸配偶就有一千一百多人,她們來金門後,如何融入家庭,產生很多的困擾,不論是在風俗習慣或生活的適應,或是婆媳間的相處,縣府希望協助這些新移民能盡快融入金門的生活,縣府也希望透過與社大合辦或委由社大開辦相關的新移民課程,希望對社會的調和有幫助。
他也提到,金門許多廟宇等閩南式建築,由於許多閩南式建築的修護師父都是六、七十歲以上,像地方許多家廟建築都是從大陸請來匠師,縣府也特地與金門技術學院合作,開辦閩南建築文化相關的課程,而地方許多專業人才仍欠缺,也希望加強這方面人才的培育與訓練。
楊國賜指出,社區大學應能與社區結合,他也關心社大學分是否可以與空大相抵認證的問題。他也建議縮減評鑑委員的員額,同時建議縣府爭取教育部評鑑委員到金門來進行評鑑,對於金門社大的評鑑成績較有優勢。
李再杭指出,金門社大學生成長不是很快,總是在一千人以下,如何透過廣告宣導來提昇學員學習意願,擴充學生人數。如地區早期應為環境困苦,許多年長者學習機會不多,可以加強這一區塊的學員爭取及相關課程的開辦。
李再杭也指出,社大推展學習到社區,教育局下有五個DOC數位機會中心,及自然學友之家、學術網路中心、自然教育中心都是可以結合運用或協助推廣社大招生訊息,以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
金門社區大學去年赴台接受教育部評鑑,由於路途遙遠,教育部來函又未指定改準備什麼資料,以致在攜往接受評鑑的資料不足下,被教育部評鑑委員評為乙等,雖然是非戰之罪,但也讓承辦人員及努力推展校務的金門社大主管及校務人員有些洩氣,副縣長楊忠全安慰地說,今年被打了「乙等」,表示明年成長空間非常大,社大多努力,明年的評鑑一定可以拿到優等。
吳友欽則認為,如果社大盡力而為,學習的人口提昇,那即使被考為乙等,心裡也是很坦然。他也提出老年人口、婦女、新移民女性等三個區塊可以加強,送學習到社區,以提昇參加社大的學習人口。
他也提出由政府購置三部「社區E化專車」(大金門二部、小金門一部)的構想,車中設備齊全,每天巡迴各村里社區為社區居民上課或溝通觀念,鼓勵投入終身學習行列。另社區大學的成果展也應在各鄉鎮辦理,增加民眾對社大課程的瞭解,激起他們加入學習的意願。
他並指出,「福利金門後如何變成學習的金門」,社大扮演重要的角色,老人家走入社大學習行列,就像是「一人入會、全家受惠」,絕對是家人的福氣,家人應多鼓勵長者加入終身學習。
吳啟騰指出,社區大學學員來自各界,學習上也有不同,是希望校方在時間上調配能克服困難,滿足學員需求。而多元化的課程設計仍可突破,並可結合縣府機關學校需求,適時開辦各項學習課程。而要吸引更多老人家加入社大學習行列,可參考國外的成功經驗。
昨日出席接受訪談的師生代表也提出,地區民眾學習的需求率很高,可調查民眾的需求,增開相關課程,或增加學分可抵資格的作法,以吸引更多學生選讀;借助縣府力量從村里加強宣導,鼓勵年長者選讀社大學習課程;社大多開辦符合「快樂」主題的學習課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