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山西李氏宗祠奠安昨晨追龍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金沙報導。
點閱率:1,910
山西李氏宗祠奠安昨晨追龍

山西李氏宗祠奠安昨晨追龍

「隴西衍派」山西祠,「飛鷹落地」吉穴榮;家廟慶成闔族聚,「靈龜岩」上來追龍!山西李氏於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動工,歷三年完工,並於昨天舉辦奠安慶典。闔族於昨天清晨五時在山西村的「福壽山靈龜岩」上進行追龍儀式。

今年(二零零七年),山西李氏宗族裡的兩件大事就是完成了︽浯洲山西李氏族譜︾的出版還有舉辦「山西李氏家廟」重建奠安。

根據族譜︿宗祠志﹀的記載,山西李氏於清康熙年間始建家廟,讓祖靈憑依有所,子孫具瞻有處。家廟最早崇祀的祖先有李氏的宋代始祖李邴、明代二世祖李孫助、三世祖李德宗。山西李氏與山前李氏同源於二世組李孫助|山西李氏為李德宗派下;山前李氏為李顯宗派下。李德宗與李顯宗都是李孫助的兒子。

李氏家廟位在山西村東界,風水家名為「飛鷹落地穴」-「方位癸丁兼子午,分金丙子丙午」,是一處人丁財旺的吉穴。

山西李氏家廟的建築形式原本是「一進置亭兼東西廳」,曾於清穆宗同治二年(西元一八六三年)、清德宗光緒二十五年(西元一八九九年)、民國十七年(西元一九二八年)、民國六十九(西元一九八零)年四次重修,但規模依舊。

民國八十八年冬至祭祖日,山西李氏宗親在合食吃頭時,族人倡議改為二進,於是議定將家廟向前增加六尺,向西擴展二尺,並於民國八十九年(西元二零零零年)動工,歷時三年完成。

記者張建騰/金沙報導

山西李氏宗祠昨天舉行奠安慶典。典禮中,張氏、黃氏姻親依禮往賀;張氏姻親贈的彩匾是「源遠流長」,黃氏姻親贈的彩匾是「忠孝綿家」。此外,家族中的兩位博士,則進「博士」匾於宗祠;各界也有彩匾為賀。

山西李氏的三世祖李德宗,是實際在金門蕃衍子系的開族始祖。李德宗先娶元配張氏,育有李賢忠、李賢祐二子;後來又娶繼配黃氏,育有李仙保、李仙奴、李仙養、李仙賜。

根據︽浯洲山西李氏族譜︾所載,李德宗與元配張氏所生的第二子李賢祐(山西李第四世),字仕哲,號時齋,於明成祖永樂二十二年甲辰中進士,初授南京工部主事,歷成祖、仁宗、宣帝、英宗、景帝,官至「奉議大夫」;他於憲宗成化年間退隱,享壽九十八歲,著有「宦場紀事」、「白鶴集」二書。李賢祐的妻子陳氏誥封一品夫人,育有李長枅、李次桄二子(山西李第五世)。

山西李氏開族的祖妣是張氏,因此在奠安典禮中,金門縣張氏宗親會昨天組團往賀,由理事長張光海帶隊,致贈「源遠流長」的匾額。

為了表示禮貌,山西李氏宗親由山西李氏基金會董事長李賢慨率團,由村口走到五虎山下迎接,隊伍前後綿延快半公里。

張氏姻親賀李氏家廟奠安的儀式包括:鳴鼓三通、奏大樂、鳴炮、奏清樂、引導官就位、贙禮官就位(執事者各司其事序立)、主獻官就位、陪獻官就位、與獻者就位。省牲。視饌。備牲饌行初獻禮。晉彩匾、獻彩匾。備湯果行亞獻禮。備粢盛行終獻禮。大禮告成前還需奏大樂、鳴炮、焚祝文、化金帛。

獻彩匾時,要讀頌讚,內容如下:「派衍隴西,金甌流芳。浯島嗣繁,代出賢能。尚書軍門,功業彪炳。宗揚族秀,簪纓丕顯。春華秋實,耀振家聲。彩匾獻瑞,溯本思源。」 

除了讀頌讚之外,還要唸祝文,祝文中期許李家能耀忠孝之家風,宏仁義之功德。

在初獻禮進行時,獻饌則頌:靈雞獻瑞,獻花頌:蘭桂勝芳,獻果頌:福慶綿延。在亞獻禮時,獻爵頌:封豕延禧(封豕就是大豬),獻發糕頌:長發其祥,獻角黍(粽子)頌:聯珠集慶。獻香茗頌:流澤揚芬。在終獻禮時獻爵頌:富貴有餘。獻時饈頌:時泰年豐。獻糕飯頌:美德貽徽。獻金帛頌:金玉滿堂。

在奠安慶典中進匾的李家博士子弟有李能榮和李賢得。李能榮是一九七七年哥倫比亞大學的數理統計系博士;李賢得是一九九二年美國喬治亞理工大學的工業與系統工程研究院博士。

李氏家廟原有的匾額有福建巡撫等處地方魏允翀為萬曆丙戌進士李璣立的進士匾;有閩浙總督等地方姚啟聖為康熙年功加左都督李仁所立的「總戎」匾;有欽命閩浙總督部堂等處地方兼巡撫松壽為五品銜侯選儒左堂李愈立的「明經」匾。

這次奠安,各界致贈的匾額還包括:「枝榮葉茂」|金門縣長李炷烽敬獻。「源遠流長」|金門縣議會議長謝宜璋暨全體議員敬獻。「祖德流芳」|金門五鄉鎮長敬獻。「祖德流芳」|金門旅台李氏宗親會敬獻。「同根連葉」|廈門巿翔安區小嶝村驛路李氏宗親賀。「同氣連枝」|廈門巿翔安區蓮河村驛路李氏宗親賀。「一脈親情」|南安市石井鎮淗江村驛路李氏宗親賀。「血溶于水」(血濃於水)|閩南李氏五山君懷堂管理委員會賀。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