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性侵一輩子無法撫平傷痛相關部門應正視問題避免悲劇再發生

發布日期:
記者: 陳榮昌/特稿報導。
點閱率:477

地區前陣子發生了「替代役男性侵國中女生」的案件,也發生「幾個社會人士對弱智女學生做出性侵行為」的不幸案例,不僅成為日前召開的「金門縣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工作會報」討論重點,也說明了金門已不是昔日的金門,金門的社會也不再單純,相關單位在關懷、輔導受害人之餘,更要未雨綢繆、防患未然。

女學生遭受性侵,身心的創痛,一輩子也無法挽回撫平,事後的安置、輔導,對當事人、當事人家庭而言,其實已沒有太多意義。受害人需要輔導協助,加害人應該嚴以懲罰制裁,以遏止更多案件的發生,學校、教育單位、相關公部門、社會,更要痛定思痛,深切反省到底是那個環節出了問題?那個環節需要再加強?

社會常以避免當事人「二度傷害」為理由,將問題檯面下解決,這種看似保護當事人的作為,卻無異是對犯罪者的縱容,無形中讓施暴、加害人更無所忌憚,一再犯案,造成更多的性侵受害者。若干不幸的性侵案件發生後,則突顯地區現存的幾個問題,亟待克服改善:地區缺乏完善的安置機構;相關心理諮商治療專業人力不足;社會觀念偏差,同理心不夠,未能將心比心,給予受害人及家庭更多的支持力量;法律對那些做出性侵的施暴人、加害人,處罰、制裁是否太輕?以致未能有效遏止。這些都有待大家深思檢討,才能防患未然,營造更安全健康的社會。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