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利用軍事資源縣府委託金技學院進行五年先期推動計畫
金門縣政府委辦國立金門技術學院所做金門地區軍事設施活化利用暨經營管理總體先期計畫,受委辦的金門技術學院建議,軍事資源活化利用應朝分年分期計畫努力。並以一種宏觀且不侷限於現況的角度,來適宜規劃金門全區的軍事設施活化利用,而有一完整之先期計畫,仍須後續各個面向之配合,以求軍事設施活化利用的最佳成效。
對於金門地區軍事設施活化利用暨經營管理總體先期計畫,金門技術學院指出,歷史進程造就了人類許多偉大的文明。因應人類生存的生物本能(或意識型態)而產生的征伐戰役,在此種歷史動態過程中,不時上演著擴張與合併、毀滅與再生、侵略與防禦等劇碼。
金門技術學院指出,金門的軍事地景設施亦是人類面臨戰爭威脅所遺留下來的歷史產物,縱觀世界局勢、兩岸關係的發展演變,金門的戰略價值、軍事地景在「後戰爭」時期似乎顯得不合時宜。昔日的戰爭陰霾,隨著國際局勢的轉變,國家戰略、兵力部署亦隨之調整。自一九九二年金門戰地政務解除及國軍精實案後,金門地區的駐軍明顯減少,許多軍事基地或營區陣地開始閒置或封存,使得金門的地景上隨處可見閒置或荒廢的營區陣地。此種時空的轉換,對於金門地區的治安維護、整體景觀以及民眾觀感都有著負面影響。
因此,本計畫之預期成效,在於由金門縣政府、金門國家公園、民間團體共同推動金門成為「世界冷戰紀念地」,並達成下列目標:一、反思戰爭歷史,保存戰役史蹟。二、維護金門獨有之戰地空間氛圍及良好生態環境。三、促進戰地觀光及文化教育,寓教於樂。四、帶動離島觀光產業發展,活絡地方經濟。而同時,配合政府施政方向及經費逐年編列執行之基本原則,提出五年期之近程推動計畫,作為「金門地區軍事設施活化利用暨經營管理總體先期計畫」政策推動之參考依據,以期落實軍事資源活化利用的生活環境博物館規劃理念。
金門技術學院指出,本計畫在前期重點,在於將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所轄之中山林、烈嶼區管理站、古寧頭及湖井頭戰史館週邊,運用現有資源活化利用為次核心博物館,以及發展衛星博物館群的概念。待成效逐漸出現,民眾及遊客對於政策執行產生信心,再逐年擴充博物館群及建設經費。而透過與軍方的交涉,一步步將太武山發展成為核心博物館。將金門地區軍事資源再利用分年度預算經費與計畫案執行進度,來掌握金門未來五年軍事觀光發展走向。
技術學院並指出,本案後續推動方向上,應以一種宏觀且不侷限於現況的角度,來適宜規劃金門全區的軍事設施活化利用,而有一完整之先期計畫,仍須後續各個面向之配合,以求軍事設施活化利用的最佳成效。至於經營管理人才之培育計畫方面,朝爭取職業訓練至金門開課,提升在地居民專業技能;結合學術機構開辦創意、企劃、商業等經營管理之迴流教育,提升產業競爭力;協調軍方及消防局培育山、海戰鬥體驗活動之戰鬥技巧與安全防護種子教官;協調軍方輔導戰地體驗活動之表演人員相關軍事技能訓練;交通旅遊局與國家公園定期培訓專業軍事解說人員。
另外,在定期舉辦國際性學術研討會方面,金門技術學院建議利用金門戰役歷史的宏觀論述與研究交流,推動「金門世界冷戰紀念地」站上國際舞台;與英國、加拿大、挪威、日本等推動生活博物館的成功國家進行交流;與世界知名軍事博物館進行館際交流,學習場館及展示經驗;企劃戰地旅遊套裝行程與自助旅遊配套措施,深度體驗戰地特色:::等。
有關提升金門戰地知名度方面,金門技術學院建議邀請劇本、視覺藝術、音樂等創作工作者常駐金門;固定邀請旅遊生活玩家撰寫旅遊專欄;邀請文字、文史工作者創作戰地文學;鼓勵或補助影視劇組到金門取景拍攝(如紀錄片、偶像劇等),增加金門的大眾傳播媒體曝光率及遊客旅遊意願;在地軍民參與軍事活動、解說人員與開發軍事餐飲特色;推動相關法令修正,如推動土地法第二十六條修正、推動離島建設條例第十一條修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