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候選人公辦電視政見會〉唐惠霈:金門應有政黨平衡發展觀念
五號立委候選人唐惠霈(見左圖/張建騰攝)說:我是參選人中最年輕的一位!少年會打拚,也比較有想法。
在金門,姓唐的已經(蕃衍)五代,有百年的時間;雖然我(唐惠霈)講話沒有鄉音,卻是真真實實的金門人|金門之子。我阿嬤來自古寧頭,姓李;媽媽是南門人姓許。十八歲金門高中畢業後,考取台大法律系。
在金門成長,我(唐惠霈)覺得是一個幸運的人,因為沒有升學壓力,高三都還能有課外活動,眼界也看得較開。
我的人生充滿意外|包括參選立委。從小,我父親就過世,因此大二就開始打工,正因為如此,很早就累積十年的工作經驗,考取台大的EMBA,成為台大的EMBA史上最年輕的學生。台大EMBA遍及各工商管理階層,可以為金門出力。
我從大學就關心金門,因此曾在金門縣長李炷烽和立委吳成典的邀約下,在立委辦公室服務,為鄉親做事,也因此對金門的問題有深入的了解。這個意外,讓我思考|金門為何要「孤腳站孤邊」,一直要依靠一個黨做事情?
有些時候,國民黨看吳立委很忠誠|反正金門是鐵板一塊,就不太重視金門的聲音。其實,金門應有政黨平衡發展的觀念,過去金門的高粱酒之所以能將金酒盈餘留在金門,就是因為當時的法案,有馬英九先生的提案,也有中央財政部長林全的提案|金門當時是支持中央,與民進黨的委員合作,才能造福金門。這就是政黨平衡,藍綠合作的示範。
我(唐惠霈)是學法律的,也是對平民百姓的艱苦較有感觸的人。民進黨是由工農起家,我很欣賞民進黨創黨時期的精神,雖然一個政黨,在一時有一時的表現,讓大家不爽快,但是金門要發展,對於一個支持者佔台灣一半以上的政黨,金門一定要有人去發聲,籲請這個政黨走向中道|為金門好,也為兩岸關係好。
這次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謝長廷的想法與我有很多地方符合,我提出許多以金門為出發點的政見,都得到他的背書和贊同。
我這次參選的政見如下:金門要有金門新的價值|金門過去是一個替人打仗的地方,金門的大事都是打仗;過去打仗是以長期的艱苦,換來一時的建設。我|惠霈認為,金門不要再這樣做了!金門要善用台澎金馬的民主價值及靠近大陸的地理位置,推動和平化,讓民進黨、國民黨、共產黨共同宣布金門為永久和平終戰區|這一點,已獲謝長廷背書。
和平化之下,排雷自然就做得到|民進黨已經編列四十六億替金門排雷。和平化之後,生活最重要!金門要發展經濟,就要爭取中央開放大陸人到金門自由行,爭取能以一年多次的長效簽到金門觀光|過去小三通只有金門人拿錢過去,今後一定要讓對方把錢帶過來。
其他政見還包括:建立金門自主防衛部隊,由金門青年自任。引進台灣醫療資源,提供大陸人民來金就醫|一個病人的消費,不輸給一個學生。低度開發金門,推動環保產業及養生村。爭取中研院中草藥基因庫在金門設研究所。爭取八二三參戰者不分貧富,基於尊嚴,都能接受就養。老人年金的發放,根據憲法,離島金門可比照原住民,五十五歲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