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海上長泳經濟效益超高
金門縣立體育場昨日公布「2007搶灘料羅灣金門海上長泳活動經濟影響評估計畫成果報告書」,研究發現在這場一千八百二十一人的賽會活動中,為金門地區帶來的消費金額產值為五百零七萬一千四百八十五元,而活動的投資報酬率更高達百分之兩百六十三,帶給金門地區有效的經濟效益和宣傳效果,為金門地區帶來旅遊的新契機,同時它也兼顧運動和觀光的元素,使得運動產業和觀光發展得以兼顧,有效帶動金門地區運動觀光產業發展。
金門縣立體育場場長許換生表示,這份計畫成果報告書是委託金門技術學院來執行,主持人是國立體育學院陳美燕博士與國立金門技術學院董燊博士;協同主持人為國立金門技術學院林本源助理教授與黃仲凌助理教授;研究助理為國立體育學院研究生葉允棋。
許換生表示,搶灘料羅灣金門海上長泳活動多年來在縣府與議會的支持與協助下,已經辦得相當成功,也成為不少泳客每年必報到的游泳重點項目,對促進金門觀光有一定的助益。
也有相關籌備人員表示,這份報告是經過相當嚴謹的電訪過程,並逐步完成調查與統計,活動的投資報酬率達到百分之兩百六十三,也算是對工作人員的一種鼓舞,往後他們會更努力來籌備海泳活動,讓海泳活動越辦越好。
根據「2007搶灘料羅灣金門海上長泳活動經濟影響評估計畫成果報告書」指出,國內體育運動之發展,政府單位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尤其是經費之補助與體育政策的推展。由金門縣舉辦之2007搶灘料羅灣金門海上長泳活動即為體壇之盛事之一,亦受各級政府之重視,每次舉辦時政府單位所補助之經費,投入之人力均相當可觀,且由於長泳活動之舉辦有多重之社會功能,許多縣市單位樂於提供場地舉辦這項活動,但究竟成效是否彰顯,如何使各界了解賽會之舉行對主辦地區可帶來的經濟效益,是為該計畫之背景,經濟影響評估計畫有以下的目標‥一、了解2007搶灘料羅灣金門海上長泳活動所達成之經濟影響。二、提供政府單位評估長泳活動之效標之一。三、提供日後長泳活動承辦單位之參考。
報告中也提及,2007年搶灘料灣第五屆廈門海上長泳,延續往年的好口碑,報名人數踴躍,除了來自台灣地區北、中、南各縣市組成隊伍一千八百二十一多人參加以外,來自大陸福建省廈門市也組十九團,共四百八十四人參與這次的活動,此外,更有身障的選手,也一同來共襄盛舉。
而自2005年開始,金門縣政府為了擴大吸引參加人潮,希望以此帶動觀光產業,活絡金門地區經濟,特地利用小三通方式,協助安排部份臺灣泳客,於參加廈門長泳期間,順道前往廈門體育交流,讓長泳更具意義,希望藉由長泳活動,讓兩岸認識金門,讓金門走向世界,這將不再是標語,也不再是口號,而是讓兩岸人民更進一步認識金門,並注意到這顆即將發光發亮的海上明珠。
本研究主要是使用次數分配與百分比分析統計法,用來瞭解參與2007搶灘料羅灣活動的人口分布情形;在這份研究的最後結論也指出,搶灘料羅灣長泳活動可以連續舉辦五屆,並且每年都能帶給金門地區有效的經濟效益和宣傳效果,為金門地區帶來旅遊的新契機,同時它也兼顧運動和觀光的元素,使得運動產業和觀光發展得以兼顧。
結語提及,遊客是旅遊的主體,運動的特殊性更具有無可取代的吸引力,藉由主題式的水域運動|搶灘料羅灣金門海上長泳活動|運動推廣,亦可以提供金門地區更多的行銷曝光機會。
運動觀光是結合觀光業和運動產業,兩者的結合更需要縝密的活動設計,觀光產業是一項極具挑戰的服務業,而運動產業人員的訓練更非短時間可訓練而成。
但金門地區具備了這兩項的優點和特長,因為原本金門的走向就是觀光業,本身也擁有豐富且獨特的歷史、人文景觀,四面環海,自然資源豐富且多元,對於發展觀光業深具潛力;而目前金門技術學院也已成立了系所,開始培養相關專業人才,相信未來只要將運動塑造成產品的一種特色,增加運動觀光的主題和活動的特殊性,相信未來必可成為運動觀光市場上一顆閃亮的明日之星。
目前金門地區水域運動的發展,漸漸從法令鬆綁、教學體制與水域運動設施越來越充實與完備,更促使金門地區走向一個更優質的水域運動環境。
目前水域運動產業在金門甚至台灣都仍屬於新興市場,需要創造並規劃屬於金門地區當地的水域運動產業,對於主辦單位而言,是一項極具創意及挑戰的工作,相信金門地區在當地政府積極的努力下,將使未來金門地區水域運動的內容更充實、更多元。
這份調查報告指出,2007搶灘料羅灣金門海上長泳活動帶給金門地區有效的經濟效益和宣傳效果,為金門地區帶來旅遊的新契機,同時它也兼顧運動和觀光的元素,使得運動產業和觀光發展得以兼顧,有效帶動金門地區運動觀光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