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閩王金身抵金巡迴會香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綜合報導。
點閱率:484
閩王金身抵金巡迴會香

閩王金身抵金巡迴會香

黃帝紀元四六九八年(公元二零零八年),「八閩人祖」|閩王王審知的金身,會香到了金門,為兩岸的宗族文化交流,掀起了一陣熱鬧。

來自福州的閩王王審知金身,按計畫要在三天中,會香金門十三座王氏宗祠。昨天會香的地點包括:東沙王氏家廟、尚義王氏家廟、田浦王氏家廟、山后王氏家廟后、洋山王氏家廟、呂厝王氏家廟。

閩王的金身是於前天登上金門島,第一天是在後浦的閩王祠安座,並舉行三獻禮。昨天主要會香金沙地區;今天的行程包括:后宅王氏家廟、何厝王氏家廟、中蘭王氏家廟、珩厝王氏家廟、后盤山大宗家廟、后盤山小宗家廟。

閩王會香的儀隊包括:燈號、旗鑼、馬上吹及鑼鼓、四面龍旗、十二戟、開閩金身及王轎。十二戟是十二種長兵器,由十二位身穿仿古軍服的人員手持。閩王的侍從還有兩位持日月扇者,一位持涼傘者;侍者為女扮男裝。執事牌上分別寫著閩王曾經累封過的官銜,例如:敕封金紫光祿大夫、威武軍節度使、檢校司空開國公、八閩人祖等。

閩王會香金門,是由福州晉安王審知研究會的會長王大盛率團,目的就是推動文化交流。金門本地接待及籌劃活動的,則有王炳川、王再生、王世宗、王金鍊等。王大盛表示,金門之行,二零零三年就已經議定;自確定日期到成行,總共籌備了七個月。

記者張建騰/特稿

「寧為開門節度使,不做關門天子!」唐末到五代十國的歷史中,「八閩之地」(福建)在閩王王審知的經營之下,成為十國中,國力較富強的一個王國。王審知的成功因素之一,就是不搞無益於國本的獨立稱帝!

唐末五代時,在王審知執政期間,福建算是南方各省最安定的地方,吸引了北方移民,也加速了福建的開發。

王審知所掌有的福建政權,承自王潮。以福建當時的經濟條件,王審知原本可以學步於群雄,不顧一切,稱帝自立;但是他卻能洞見時勢,他說:「我寧為開門節度,不做閉門天子」;這使得福建可以得到中原政權及吳越等盟邦的支持,讓列強找不到侵伐的藉口,不致於成為眾矢之的。在王潮、王審知治閩期間,福建地區在亂世中,享受了將近三十年,極為難得的和平。

清初的史學家王夫之在評論五代時期的政治家時,曾說:「非王潮,不能全閩海一隅」|他認為五代所謂的「皇帝」,都不足代表當代;若一定要找出一些代表性的人物,勉強可以把楊行密、徐溫、王達、李正倫、錢璆、王潮等列為代表。

王審知雖然是王潮的副手,但如果犯錯,王潮還是會施以捶撻,但王審知並沒有怨色。王潮死後,王審知繼承了王潮的勢力,在唐末累封為威武軍節度、福建觀察使。唐朝滅亡後,後梁成為名義上的中國政權,王審知又被封為閩王。當時是群雄割據的亂世,閩中與中國雖然隔絕不通,但王審知每年仍遣人由海路進貢,目的就是避開獨立稱帝所可能引發的無窮後患。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