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變法官康院長譜傳奇
金門地方法院書記官董培祥、李成在、許永溪三人於近期參加九十六年公務人員薦任升等考試,結果一口氣三人全部上榜,消息傳來,讓金門地方法院的同仁們也相當欣喜,頻頻向三位金榜題名的同仁道賀。
近日金門地方法院喜事連連,原來是內部設施在院長康樹正的巧心規劃下,整個煥然一新,就連圖書室也經過大改造,內部設備新穎,有精製開放式書架,配置米黃色小型沙發、電腦、音樂等設備,且動線適中,並於連結新廈走道,增闢文化走廊,景觀悅目,使用率倍增,連帶同仁們的考運也「旺」起來。
金門地方法院書記官長周建南表示,此次參加薦任升等考試的董培祥、李成在、許永溪等三人,平時雖忙於書記官的業務,惟在該院院長、庭長、法官的鼓勵之下,養成良好的進修習慣。尤其是康院長有著刻苦耐勞堅毅苦學精神的經歷,更是激發他們勤於奮發的動力,有了「有為者亦若是」的決心,一舉全部高中,誠非僥倖。
三人金榜提名後,這兩天也是頻頻接獲同仁道賀,道賀聲此起彼落,院長康樹正獲悉,也特別一一親自表達恭賀,並大方分享當年苦讀向上的心路歷程。
據了解,康樹正曾於民國八十二年當選過第三十一屆的十大傑出青年,最讓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是創造「木匠變法官」的傳奇,康樹正也常常以自己的例子,當作演講的題材,來鼓勵後進。
康樹正的母親在其四歲的時候就棄他離家出走,因此,他從小即由祖母一手帶大的,後來父親雖然又娶了繼母,不過關愛的眼神很少落在他的身上,康樹正讀完了初一上學期後,在家庭環境不佳的情況下,他選擇休學自食其力,從此未再進學校受正規教育,完全靠自己苦讀自學。
在未擔任法官之前,他曾做過農機行的學徒、台糖農場工人、木工、監獄管理員等,據悉,由於早期日光燈並不普及,生長在南部鄉下的他,為了多把握讀書的光陰,總是在凌晨兩時左右,就近在路燈旁苦讀,晚上也是如此。
積極奮發的表現,相當受到木工加工場老闆的賞識,有意將女兒下嫁給他,但是志向遠大的他,捨棄了許多人夢寐以求的駙馬爺機會,還是堅持一切靠自己,於是在信心和毅力的堅持,與刻苦自學,最後他終於考取司法官,成為「有志者事竟成」的最佳典範。
康樹正回憶,他是在民國六十三年通過了書記官普檢,兩年後,他又考上了警察丙等特考。在友人介紹下,他到台中監獄當臨時管理員,而同一年康樹正通過資格考試,並以第一名的成績升為正式管理員,他並沒有放棄苦讀,過沒多久,他也很順利地考上書記官,且被分發至台中地檢署服務。又調南投縣檢察官辦公室服務,一直到民國七十三年康樹正又考上司法高考,被分發至南投縣政府秘書室的法制股任職。持續自己的苦讀精神,在第二年終於考上了司法官,被分發至雲林縣地方法院,而後九十四年蒞金服務迄今。
想想每本都是厚厚一疊的六法全書,竟然可以靠苦學,就可以完全吸收。康樹正說,讀書並未如想像中那麼的困難,只要肯付出就會有所收穫,在辛勤的苦讀下,康樹正認為讀書是沒有捷徑的。而其讀書的方法,乃是先訂目標,其次是擬定讀書計畫,然後按部就班地研讀。
康樹正表示,其實英雄不論出身低,但在人生的旅途中,自己的方向完全操控於自己的手上,所以個人的成功與失敗只有自己能夠掌握,而自己的命運也只有靠自己,才能去改變與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