癱瘓20載生命鬥士陳榮發愈挫愈勇
昔年在營頸斷折,而今在床身癱瘓;橫躺已滿二十年,忍人難忍是好漢!因為第五節頸斷折,長年躺在病床上的陳榮發對關心他的人說:我已經忍了二十年了!已經是一條好漢了!
二十年是一段漫長的時間,如果一個人在二十年之間,手腳不能動,只能平躺著,這樣的日子,有誰能想像,又有誰受得了?
陳榮發於民國七十七年,在馬祖的軍營中,被米倉傾倒的米包壓斷了頸椎,從此只剩下頸部以上可以由大腦指揮,右手的手臂雖然可以有動作,但手指卻分不開。今年已經是民國九十七年,這樣的日子,他已經過了二十年。
從年紀輕輕至今,就得分分秒秒、時時刻刻,躺在床上!要接受這樣的命運,真的很不容易,但是陳榮發卻用無比的勇氣,面對這樣的煎熬,熬過了二十個年頭或年尾。他的母親王玉治說,陳榮發一直沒有放棄進步。
陳榮發沒有放棄自己,得歸功於家人的支持。包括他的母親,他已去世的父親,還有他的哥哥、嫂嫂和姪子們。
陳榮發的父親車禍過世之後,長兄陳榮喜以長子代理父職,與母親一起照顧陳榮發。每天幫陳榮發換完尿管之後,怕有不妥,還要在工作期間,抽空繞回家中檢視一遍。
陳榮發的母親承受了兒子重傷成殘、丈夫車禍身故的打擊,總是背著人在田裡哭泣,在祖宅流淚,另一個當職業軍人的兒子陳榮在,不忍母親一再悲傷,便提早退伍,回來陪著母親及長兄,一起照顧弟弟。
這一家人,為了照顧弟弟,不管在金錢或在心力、時間上,都是盡其所能,連在學的陳佳豪、陳佳福、陳彥穎、陳彥宇等四個堂兄弟,也能為祖母、長輩分憂解勞,為叔叔的幫手。
目前,署立金門醫院的護理師張婉如、護士王玉鐲則會排時間到陳家提供復健服務,讓王玉治、陳榮發母子覺得很感激。如今,陳榮發可以靠著病床將上半身昇起,以坐姿坐幾分鐘。
每逢三節,金門縣長李炷烽一定會去碧山為陳榮發及陳榮發的家人打打氣;昨天,他和民政局長洪國正、金沙鎮長陳昆第又去探望他們了。李炷烽仍然希望他們不要放棄希望。
民國九十四年,中山醫學大學中區輔具中心一位物理治療師施啟明曾在前社會局長張金成的邀請下,看過陳榮發。施啟明認為以陳榮發的情況,依賴輔具,還可以做很多事,若是連坐都不能坐,就太可惜了。不過,在他能重新坐起之前,要下許多的復健的功夫。
當時施啟明曾建議金門縣政府社會局應把他納入到宅復健的體系,協助他改善關節緊縮、肢位性低血壓等狀況,以免肌肉萎縮,關節僵直,變得像木魚。如果陳榮發可以坐起,坐久,才可能坐上特製的輪椅,擁有行動上的自由;然後就可以學電腦,用電腦做更多的事。
陳榮發的情況能不能像施啟明所說的那麼樂觀?除了靠他自己、家人的努力,還需要社會局結合其他部門的力量,才會有機會。目前,他們家所承受的負擔,實在是外人所難以體會的;如果「你」是這個家庭成員的親友或是鄰居,或許也可以用各種適當的方式,給他一些精神支持,讓他們更有勇氣。
無論如何,在床上已經躺滿二十年的陳榮發,已經熬過了七千三百個日子,的確是一位生命的鬥士。他說,他一直保持著平平靜靜,不灰心,不喪志,快過年了,他祝福大家平平安安,事事如意-包括縣長、縣長夫人,以及所有關心他的人。他說:可以這樣子躺著過了二十年,我也算是一條好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