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正月初九天公生民眾沿習登高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綜合報導。
點閱率:567
正月初九天公生民眾沿習登高

正月初九天公生民眾沿習登高

戊子正月登「太武」,大年初九朝「海印」。前庭彌勒笑滾滾,後殿如來慈憫憫;「自在觀音」示悲智,「卅三觀音」展靈信;暫離紅塵入大山,清心滌慮求好運!昨天是大年初九,太武山按例湧入許多登山的人潮,目的上山瞻仰佛菩薩的慈顏。

初九既是「天公生」,也是金門島上的登高節,金門居民除了透早要拜天公之外,還有全家一起「爬」太武山的習慣。到太武山的主要目的,則是燒香、拜拜、禮佛。

太武山海印寺歷代曾多次重修,明代瓊林父子進士蔡貴易、蔡獻臣先後都參與過山寺的整建。蔡獻臣曾說:「太武者,浯洲之宗也;海印巖所以莊嚴神居,而浯人時攀躋而遊憩焉。巍巍乎、奕奕乎,宏規也!夫巖宇之廢興,亦吾浯文事所關也。」

蔡獻臣是明朝人,顯見登太武山,拜海印寺(太武巖寺)的習俗,自古有之,而且巖寺的興廢,被認為與金門的科甲文事有關。

近年來,海印寺每年春節都會準備祈願卡,讓上山的遊客把心願寫在卡上,請求諸佛菩薩護持。遊客的心願,除了祈求平安、健康、順利之外,還有祈求事業或學業順利的。

海印寺的前殿以觀世音菩薩為主尊,兩旁供奉著「十八羅漢」;後殿的大雄寶殿,則供奉了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今年上山,寺外又多了觀音三十三相石雕。觀音要度化一個人的時候,往往會以不同的化身救度,因此世間流傳著各種不同的觀音。

昨天清晨四、五點,海印寺就開始舉行齋天法會,將近八點才結束。早上六點以前的太武山,漆黑一片,沿途只有軍營的警示燈發出紅色的光圈,還有山下遠處的闌珊燈火。有幸看到日出的一對姐妹,認為太武山的日出,比阿里山的日出還好看。

一位有登山習慣的居民,五、六點下山之後,八點多又上山一次,兩次上山的目的不同,一次是為了運動,一次是為了拜拜。他認為,太武山是座好山,應該天天親近。

太武山雖然不高,對不常登山的人來說,一開始會覺得吃力;就在一群人哇哇叫苦時,「人定勝天」的勉語正好映入眼簾,有人就用它來為同伴打打氣。

昨天的天氣還是很冷,但卻有陽光;陽光,讓海阿彌陀佛的金、三十三體觀音的白、許願卡的紅光、群樹的綠,顯得更加鮮明,還映出了光芒。登覽、禮佛之後,若是飢腸轆轆,還有素齋可用。海印寺的素齋,是集合眾人所施的各種蔬菜,匯一鍋而煮,別是一種菜根香!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