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地方傳奇鶯山石將軍與后沙風獅爺風水之爭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特稿報導。
點閱率:1,178
字型大小:
地方傳奇鶯山石將軍與后沙風獅爺風水之爭

地方傳奇鶯山石將軍與后沙風獅爺風水之爭

鶯穴嶽立鶯山廟,鶯山廟裡「舍人公」,鶯山廟外「石將軍」,鶯山海堤傳神通!正月初九、初十是鶯山廟的醮慶。鶯山廟雖是六甲的廟宇,但每年此時來此的進香客,卻遍及各處。

鶯山廟裡的主神是「護國舍人」,又稱「舍人公」;鶯山廟外則立有「石將軍」,有人說祂是漢代的「飛將軍」李廣。

六甲包括:浦邊、長福里、劉澳、呂厝、洋山、后宅。據六甲居民王火藩表示,故老相傳,「舍人公」曾經騎白馬到六甲興宮,看中這裡的鶯穴,因此才有了現在的「鶯山廟」。鶯穴的對面是雞山(雞峰),因此又稱「飛鶯逐雞穴」。位在劉澳的「奎山宮」,則立於「雞穴」。

王火藩是金沙鎮民代表,也是「奎山宮」池王爺的代表|他是池王爺的乩身。奎山宮池王爺分火到南洋很靈驗,因此奎山宮的乩身降乩時,是用英文字母傳達神諭。

據王火藩和法師陳金鑫等人所述,相傳后鶯山廟建成之後,香火卻點不著,原因在後沙的風獅爺與鶯山廟對面相沖,為了破解,鶯山廟的信眾就立了石將軍來克制后沙風獅爺。

鶯山石將軍的石頭採自碧山。據說,原石閃閃若有神光,搬到鶯山後,途經之處,不再有「土猴」(昆蟲)。王火藩表示,土猴會吃掉作物的新芽。

鶯山石將軍與后沙風獅爺的風水之爭,也讓石將軍受了一點「箭瘡」;據說石將軍身上有一處傷損,總是補不好。現在所看到的石將軍,頭上戴著「虎頭盔」,左眉是黑的,右眉雖在,卻沒有「畫眉」,看起來像被削去了眉毛。

民國三十八年以前,鶯山廟前的沙灘,原本是金門人賽馬的地方。民國三十八年,國軍進駐金門之後,鶯山廟被軍方隔絕,禁止進入;居民只能偷偷祭祀。一直到民國五十多年,颱風雨坍毀了路阻,居民才能由原路進入。民國七十多年,海沙被挖去做軍事工事,環境遭到破壞,又後來,才建了現在的海堤。

根據鶯山廟的廟誌,鶯山廟的主神「護國舍人」是唐代「羅國公世子」,曾偕兄北征,以身殉國。

中國各地民間信仰中的神祗,有些不見於正史,只見於小說。鶯山廟的主神「護國舍人」,名稱也不見於正史而是「羅通掃北」等故事中的人物。

根據小說家之言,羅通是隋朝名將羅藝的孫子。唐太宗與李靖打東突厥時被敵軍圍困,由羅通救駕脫困。羅通曾被敵國的公主俘虜,立誓締婚,後來因悔誓而慘死-他在與薛丁山攻西突厥的戰爭中,血戰到把大腸、小腸纏綁腰部,持續到陣亡,也就是所謂的「盤腸大戰」;死後被贈封為「護國舍人」,廣為民間立廟祭祀。

在「薛丁山征東」的故事裡,則有羅仁雙錘救兄長的情節。羅仁是羅通的弟弟。由於羅仁死於番邦公主之手,因此羅通不肯娶殺弟的凶手。

有人說,鶯山廟的「護國舍人」是羅仁。不過,在金門民間信仰中,信眾通常不是在意神明是那一位歷史人物;反正心誠則靈,有燒香就有保祐;何況「見山不是山」;今日之神,已非昔日之人。

在︽新唐書︾、︽舊唐書︾等正史中,並沒有關於羅通或羅仁的記載,但︽舊唐書︾則有羅藝的列傳。根據︽舊唐書︾所載,羅藝字子延,勇於攻戰,善於射箭,但也有桀黠的一面。

隋末天下大亂,諸賊競掠,羅藝破賊不可勝計,開倉以賑窮乏,控有幽。殺害隋煬帝並篡位自立的宇文化及曾遣使收攬羅藝,但羅藝卻斬殺來使,並為煬帝發喪。唐朝建立後,羅藝歸順唐高祖李淵,被封為燕王,並賜姓李氏。

金門每個村落,都有信仰中心。金碧輝煌的廟宇,雖然是祭祀的場地,卻也提供了許多與人文歷史或文化藝術超聯結的機會。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