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洪天回美麗人生釉塊展驚艷陶博館

發布日期:
記者: 駐台特派員楊樹清/台北報導。
點閱率:1,488
字型大小:
洪天回美麗人生釉塊展驚艷陶博館

洪天回美麗人生釉塊展驚艷陶博館

經過長達四十三天的展期,金門第一位進入鶯歌陶瓷博物館個展的藝術家洪天回的︽美麗人生─洪天回釉塊創作展︾,昨日美麗落幕。從釉塊的「脫胎」,描寫創作者生命的起源、濃濃的鄉愁;又從釉塊主體性展現的本質之美,看見創作者走出死亡陰谷、驚心動魄的異鄉行旅;「被上天搶送回來的生命」,洪天回的︽美麗人生︾釉塊創作展,也正式向藝術大眾宣告金門一位耀眼藝術新星的誕生。

一九六五年出生於烈嶼鄉青岐村的洪天回,先後畢業於上岐國小、烈嶼國中、金門高中,來台服完兵役後再考取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美術教育系,畢業後任教於台北市南湖國小,再於教學期間攻讀台灣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自一九九三年獲台北市立師院個人陶藝首獎起,洪天回獲獎不斷,包括一九九四合成文教基金會陶藝金陶獎造型類學生組金獎、一九九七金陶獎造型類社會組評審委員特別獎、一九九七全國花燈比賽第三名、二○○○第八屆中華民國陶藝雙年展入選、二○○二第五十六屆全省美展工藝類第三名、二○○四第一屆台灣國際陶藝雙年展入選、二○○五第十七屆全國美展佳作、二○○五台北陶藝獎創作組入選,今年其作品再次入選國際陶藝雙年展,是否抱得大獎,行將揭曉。

儘管創作潛力十足、獲獎無數,或因長期與家鄉藝界疏於連繫、互動:::在金門、旅台藝術界,「洪天回」並不是一個廣為鄉親熟知的名字,甚至二○○四年文建會、國美館共同出版的︽台灣美術地方發展史全集‧金門地區︾,洪天回也是一個被遺漏、遺忘的名字。二○○○年成立、座落於台灣陶藝重鎮的台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經過重重關卡嚴格的審查後,通過︽美麗人生─洪天回釉塊創作展︾於二○○八年元月五日至二月十七日在該館陽光特展室展出四十三天、二十六件飽滿生命力的釉塊作品,吸引了萬千目光投注,連獲國家文藝獎的藝術大師廖修平都專程來觀展,多位金門藝術人士黃世團、洪世國、許玉音、文教界的葉肯堂、許世民、謝菁菁及洪天回的胞兄、任教於金門湖埔國小的洪天送,也都到場欣賞,無不驚豔於洪天回透過釉塊所展現的生命韌性、人生之美,也感動於他在釉塊間所作的鄉情、鄉愁詮釋;二○○八年以後,洪天回已不再是金門人陌生的名字。

跨過新春展期,觀展人潮不斷,︽美麗人生|洪天回釉塊創作展︾的美麗展出背後,也揭示了創作者一段曲折、起伏的生命故事隱藏。原來,十多年前,洪天回自金門來台、服完兵役,打工期間,某日與一同伴為店家掛招牌,不慎誤觸高壓電,雙雙自三樓墜地,同伴身亡,洪天回在緊急送醫後救回一命。那場災難改變了洪天回的人生,經由胞兄洪天送及任職儒林補習班班主任的同鄉葉肯堂的鼓舞下,康復後的洪天回愛上了藝術,努力向上、發憤苦讀,短暫補習後考取台北市立師院(今台北教育大學)美術教育系,並當上了國小美術教師。

從人生劇痛、人生創傷中走出來的洪天回,一如其名,他格外珍惜「被上天搶回、送回的生命」。他也將在生死邊緣游離的經驗化作了藝術語言,表現在洪天回這回陶博館︽美麗人生︾釉塊創作展的︽枯荷系列︾作品,洪天回創作自述試圖用「釉塊」與「土」的對話,「來呈現荷在其生命舞台|『水』的最後歷程,表現枯荷殘缺的美感,其姿態或轉折或長嘆,一如中國書法狂草般,展現枯荷生命盡頭最後的美麗。」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