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民俗風情展登陸佈展

發布日期:
記者: 莊煥寧/金城報導。
點閱率:323

「金門民俗風情展」將於二十一日在福建省泉州市的中國閩台緣博物館揭幕,應邀展出的吳鼎信鋼雕展,目前展出作品已完成佈展,四十件吳鼎信七年來的精選創作大型的鋼雕矗立在閩台緣博物館的廣場,將金門「烽火歲月」鋼雕作品呈現在泉州市,讓很多到場參觀的大陸遊客充滿新鮮感與震撼感。

「金門民俗風情展」展出包括有金門書法、美術、陶藝、鋼雕、旅遊資訊、出版品和高粱酒,而此次吳鼎信金水風情鋼雕展,在泉州市西湖北側的中國閩台緣博物館廣場盛大展出,最大的特色就是把作品置放在一個寬二十公尺、長一百公尺,水深十五公分、總面積約二千平方公尺的水池上。

吳鼎信指出,此次展出的鋼雕作品是他七年來精選作品四十件,除了展示台座在廈門訂製外,展出的鋼雕作品中,最小高度一百五十公分,最大高度三百六十公分,總重量含包裝共四千二百公斤,體積五十立方米,這也是歷年金門赴大陸最大型的兩岸藝術交流展。

談起這次能赴大陸泉州福建閩台緣博物館進行「吳鼎信金水風情鋼雕展」吳鼎信說,這也是偶然的因緣,在二○○六年「陶瓷之鄉」福建德化縣副縣長粘秋生領隊,到金門與金門陶瓷廠交流,當時是由金門陶藝學會(理事長為吳鼎信)協辦。當時在金門陶瓷廠會議室與粘副縣長有一面之緣,來金門的第三天,粘副縣長突然打電話給他,很激動地告訴他,他在莒光樓廣場看到他(吳鼎信)的鋼雕作品,讓他很驚訝,以為這些作品是從台灣運來展覽的,並邀請他到「千年陶瓷工藝之鄉」的德化縣辦一場金門吳鼎信鋼雕展,但那時他並沒有意願,只有婉拒了粘副縣長的美意。

吳鼎信說,二○○七年粘副縣長被調到泉州市閩台緣博物館擔任主任,由泉州打電話到金門與他聯絡,再次邀請他能前往閩台緣博物館進行鋼雕展出。而為了讓此次展出來順利,吳鼎信先後前往泉州閩台緣博物館進行五次會商,雙方敲定從二○○八年二月二十一日(農曆正月十五日元宵節)展出三個月。

吳鼎信說,要把四噸多重的展品由金門搬運到大陸泉州,並於現場陳展,對他來說可是一件相當不容易的事,旅途跋涉艱難,能夠順利完成兩岸藝術交流,他很感謝金門縣長李炷烽、金門縣議會議員楊應雄、民進黨金門縣黨部主委陳滄江、前福建省政府秘書長翁明志、賢庵國小主任謝華東、金酒公司、金城鎮長蔡輝詩、前金門航空站主任王幼琳、金門高中校長蔡錦杉及師生,新前墩社區發展協會等人的支持與鼓勵,作為有利的推手,讓他能夠跨出一大步。

吳鼎信謙虛地說,他在土裡打滾十二年(投入陶藝創作,製作風獅爺及開發各種陶藝產品),在鐵裡敲敲打打也將近七年,他不是有才華的人,但當他要去做一件事時,只有盡心盡力去完成,雖然他不懂得玩弄藝術文字,只會每天忙忙碌碌、瘋狂地工作再工作。

吳鼎信鋼雕創作是藝術與技術的結合,屬於高難度三次元空間的藝術,需靠腦力與體力並用,在創作過程中,不眠不休鋸切焊接,拼裝組合成一件件創意的作品,還曾經被強光灼得雙眼暫時失明,也因燒燙傷二度住院,仍樂此不疲。他說,這七年來他所做的已超乎他個人的體力和精神負荷,性情中人的他有時候甚至偷偷流淚,自問為什麼要把自己搞得這麼累,真的好累、好想放下,但是能回頭嗎?或許這是上天賦予他的能力,也許這是天命吧!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