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島嶼觀察站》美國的隕落與俄羅斯的崛起?/傅崑成

發布日期:
記者: 報導。
點閱率:479

最近幾個月以來,國際媒體上有很多關於美國與俄羅斯冷戰再起的報導。上週,一架俄羅斯長程轟炸機蓄意低空飛越了美國小鷹號航空母艦;接著,美國宣稱要發射三枚導彈,以擊落一顆即將墜落地球的人造衛星,引動了國際視聽。

美俄冷戰又開始了嗎?對於在太平洋一角的我們而言,這是一個重要的話題。因為,這一競爭局面牽動著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係。

對於世界第一強權、臺灣政客眼中頭牌老大哥的美國而言,過去的這四年不是什麼成功、愉快的經驗。更正確地說,這是美國歷史上明顯由盛轉衰的轉折時期。日本的一些媒體甚至已經直言:美國已經難逃殞落的命運。

除了二次房貸危機嚴重擴大了原本就已經存在的經濟失調與美元貶值的問題以外,美國的整體國際關係不佳,外交遊說行動,處處碰壁;而美國過去首要的冷戰對手俄羅斯,卻正在急速竄起。雖然,美、英、日本等國對於俄羅斯採取了一致的杯葛、防禦的策略,但是,俄羅斯在人稱「新彼得大帝」的普亭領導下,已經以驚人的速度擺脫了十年低調的困局。

現在,俄羅斯的新建超級核潛艇下水了;俄羅斯的遠端轟炸機恢復了例行的全球巡弋飛行,擺明了要和美國搞新的平衡關係。俄羅斯的經濟起飛,盧布升值,石油與原物料生產量和出口量增加,人民收入與信心大大提升;並且在俄羅斯政府宣佈放棄歐洲傳統武器管制條約以後,明白支持了普京的下屆政府人事安排。

有觀察家認為,普亭下臺,轉任俄政府總理後,才將真正開始所謂的「普亭時代」。預計到了2015年,普京的俄羅斯發展計畫完成之時,俄羅斯將再度稱霸世界。

在美國方面,美國不但趕不上俄羅斯的發展腳步,連小布希口中叫嚷著要懲罰的伊朗,美國也搞不定。更重要的是,不但在2007年中,美國前國務卿鮑威爾,承認了當初在聯合國有關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說法,只是一個騙局;美國中央情報局在2007年的年終報告中,又再度承認,伊朗早在2003年以後,就已經沒有了任何發展核子武器的計畫。這不啻狠狠地又刮了小布希共和黨政府一記耳光。

在2007年終舉行的全球暖化問題大會上,包括中國在內的眾多國家,終於成功地通過了︽巴厘島路線圖︾,用以取代原來的︽京都議定書︾。美國原本企圖繼續小布希強硬、自私的牛仔風格,堅拒簽約。但是,畢竟眾怒難犯。在受到包括歐盟在內的各國嚴厲批判,並且在美國前任副總統高爾(民主黨籍)上臺致詞,承認美國政府就是解決全球暖化問題的最大障礙,獲得全場鼓掌以後,美國代表才不得不面色難看地宣佈:同意簽署該路線圖,以承擔更多的二氧化碳減排份額。

在北韓核武發展問題上,雖然,美國似乎取得了具體的進展。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到,這一進展是在中國的從旁協助之下,才獲得的。何況,就在2007歲末的最後一刻,由於美國沒能及時實踐他的諾言,北韓已經宣佈:暫緩執行拆除核子設施的行動。這是令人惋惜的事。

即便是在美國後院的拉丁美洲,小布希政府也搞不好。除了委內瑞拉總統查維斯的一再公開反美之外,2007年12月10日,當克里斯蒂娜.費南德斯在阿根廷議會宣誓就職,成為阿根廷歷史上第一位民選女總統後,阿根廷很有可能成為另一個反美的拉丁美洲國家。

將視線轉移到廣闊的海洋──俄羅斯在太平洋的外大陸架劃界申請上,已經成功取得了聯合國的認可,也令美國大感不悅;雖然俄羅斯在北冰洋海底大陸架的劃界申請還沒能獲得聯合國的任可,但已經使得美國警覺到了自身的不利地位。

數周前,美國國會參議員外交委員會匆匆通過了延宕二十多年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明白說明了美國內心的懊惱與悔恨。如果美國沒有因為無聊的政黨惡鬥,早早加入了這一國際公約,美國在海洋上的利益,必定會獲得更好的保護─至少,可以更有效地阻攔俄羅斯在海洋上的發展。

現在的局勢已很明顯,亟需市場與石油能源的中國大陸,也正在積極拉攏與俄羅斯的關係。基於雙方的立場都受到與美國關係的牽動,或許,目前還沒有任何人能夠預測中俄關係的前景,但是毫無疑問的,台灣將無法在新一輪的美俄冷戰中,再度取得半個世紀前的戰略地位;並且在美國身上獲得甚麼好處。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