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盤山社區歡慶元宵20日登場

發布日期:
記者: 許加泰/金寧報導。
點閱率:419

隨著農曆元宵節到來,許多社區已經開始準備慶元宵活動,盤山社區發展協會將於二月二十日(農曆正月十四日)舉辦「歡樂慶元宵」慶祝活動,有地方美食炒米粉品嚐、搓湯圓、猜燈謎、卡拉OK等活動,該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翁自然歡迎鄉親屆時也逗陣來參與,提前感受小過年的傳統節慶氣氛。

翁自然表示,該社區發展協會慶祝元宵節活動,預定於農曆正月十四日下午五時起假頂堡廣濟廟前廣場展開一系列活動,現場準備了地方美食炒米粉以及湯圓,招待社區居民和前往參與活動的鄉親來品嘗。

他說,當晚活動還有應景的猜燈謎,以及助興的卡拉OK活動,要讓社區居民開心的過元宵節,他也歡迎鄉親一起來歡慶元宵。

翁自然表示,農曆正月十五日元宵節,又稱上元、元夕或燈節,是重要民俗節慶之一,也是春節的最後一天,又稱為小過年。而依傳統習俗,元宵節除了吃元宵祈求團圓外,以民間故事為主題的燈展及猜燈謎,更具有娛樂性、教育性,表現出千年文化智慧的傳承。

翁自然說,元宵是元宵節的應景食品。中國人吃元宵的習俗由來已久,宋代就有了,不過當時叫「浮圓子」,到了明朝才改叫元宵。雖然各地都有吃元宵的習俗,但在南北方隨做法不同,在北方稱「搖元宵」;南方稱「包元宵」。元宵節又稱燈節,燈與丁諧音,因此迎花燈有求子的意義。同時迎花燈也是元宵節的中心活動。另有古籍記載,古時的私塾自春節前放年假後,總要到正月十五日才開學,而學童當天唯一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開燈」。即是由學生家裡備好一盞精巧的燈籠帶到學校,由博學的老師替他點燃起來,再由學生提著,以象徵其前途光明的吉祥意味。這種風俗後來就演變成提燈籠。猜燈謎是一種益智的活動,也是過去文人學士的風雅韻事,台灣的猜燈謎,俗稱「猜燈」,就是猜出燈籠上所寫的謎題,猜對有獎品。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