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浴金高粱董振良另類慶元宵

火浴金高粱董振良另類慶元宵
火浴金高粱,另類慶元宵!農田變畫布,本土「蔡國強」!
昨天是元宵節,刻正於金門拍攝「金高粱」影片的縣籍導演董振良,上午帶著工作團隊在古崗湖後方高粱田裡,焚燒排成高粱酒瓶形狀的高粱桿、木麻黃,進行「心境新景藝術」的高粱田創作,農田變畫布,恍如爆破藝術家蔡國強「本土版」,爆燒出不同的風采。
董振良與工作團隊先用乾枯的高粱桿、木麻黃、老樹枝,排成巨大的高粱酒瓶,再燃放鞭炮,祈求一整年平安如意,然後引火燒田,火苗沿著酒瓶外型燃燒,荒置許久的高粱田,火苗四起、白煙陣陣,像浴火般,火焰將高粱桿、木麻黃燃燒成四十五公尺長的巨大「高粱酒瓶」形狀,變成金門味十足的大地圖騰,由空中俯看,相當壯觀,也為自農曆春節展開的「2008心春、農景、鴛鴦馬」系列活動劃下完美句點。
董振良這次專程返金拍攝「金高粱」影片,並搭配於新春期間舉辦「心春,農景,鴛鴦馬」應景活動,內容計有:「心新鴛鴦馬」,在小古崗,體會鴛鴦馬再現;「心新農耕大隊」,在古崗湖畔,進行犁田初體驗;「心飲心唱」,在古崗八大藝術村總部,品嚐咖啡香、卡拉OK歡唱;「心境新景藝術」,在古崗湖畔,展開高粱田創作;「心影臉譜」,在古崗八大藝術村總部,找自己的臉;「心寫新畫」,在小古崗,以文藝彩綴新庄;「非戰區,心比心」,在小古崗池塘邊,作伙話古崗。
昨日焚燒高粱田,是他的高粱田創作展演,也是系列活動的延續。
「田地不只是用來種田」,董振良談及創作理念時表示,大多數金門鄉親的觀念裡,田地就只是種田用,但對他而言,田地也可以當做展場,進行藝術創作,昨天的活動,就是這一理念的實踐。
董振良說,這一創意,係他搭車前往機場時,看到農友燒田,於是引發他創作靈感。
董振良在故鄉古崗的高粱田間,用高粱桿與木麻黃排成一支巨大的高粱酒瓶,用火引燃後,火種在田地上烙印下粗黑的酒瓶形狀,與高粱田相「印」成趣,也突顯這一系列活動與「金高粱」影片拍攝的重點精神|金門高粱。
這項名為「心境新景藝術」的火浴金高粱活動,是董振良以電影「金高粱」為創作延伸的成果,除了緊扣「金高粱」主題之外,也希望經由多元思考,進行文化創意整合,把高粱田變成展場,讓高粱田不再像過去一樣,只有補鳥網、稻草人與反空降樁。
董振良說,利用高粱桿、木麻黃這些大自然素材進行創作,目的在於思索人與田地的關係,他期盼作出來的成品,既豐富有趣,又充滿生命的力度;不僅是一個藝術品,更可以融入鄉村景象,成為大自然的一部份。而焚燒後的灰燼,還可當做田地養分,做為後續耕種之用,回歸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