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關公文化節人文藝術展將率先巡迴金門

台灣關公文化節人文藝術展將率先巡迴金門
關公是武聖,是文昌,是財神,是護法,也是伏魔大帝,在儒、釋、道中都受到尊崇,更是中華民間信仰中的「萬能之神」。「臺灣關公文化節」將於明天(三月一日)起登場,整體活動的時間將綿延長達一年;期間將巡迴各縣,而第一站就在金門;時間為三月十四日至十八日。
關公就是三國時代的關羽,關羽字雲長,本字長生,有「美髯公」之稱;曾與諸葛亮、張飛、馬超等共同輔佐劉備(蜀漢昭烈帝)。晉代史家陳壽在所撰的︽三國志︾中說關羽、張飛都是「萬人之敵」,為世之虎臣,而且都有「國士之風」。在︽三國志︾的關羽傳中,諸葛亮說張飛、馬超都是一世之傑,但卻不及美髯公的「絕倫逸群」。不過,關公的地位,已經超越史家的評論,被賦予神格,為人所膜拜。
關公在東漢和蜀漢時封壽亭侯,死後諡「壯繆侯」;唐高宗時立為「伽藍之神」;明世宗時封「漢關帝壽亭侯」;明神宗以後有大帝的尊號;清世祖敕封「忠義神武關聖大帝」,到了清德宗時,關公的尊號已累加為「忠義神武靈祐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
二零零八年人文藝術展─「臺灣關公文化節」預定巡迴的縣巿包括:金門縣(三月份)、宜蘭縣(四月)、臺北巿縣(五月)、新竹巿縣(六月)、臺南巿縣(七月)、臺中巿縣(八月)、高雄巿縣(十月)、屏東縣(十二月)。整體期程為二零零八年三月一日至二零零九年三月三十一日。總承辦單位為:社團法人中華桃園明聖經推廣學會。金門展出的時間是三月十四日起至三月十八日,地點在金門縣文化局。主辦單位歡迎各界參與。
活動的主辦單位包括:臺灣關公文化協會、臺北地藏淨宗學會、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中華道教關聖帝君弘道協會、新人類文明文教基金會。指導單位包括:金門縣政府、國立中興大學、國立中山大學,以及臺北、臺中、臺南等縣巿政府。
根據主辦單位的說明,「臺灣關公文化節」的舉辦,宗旨是:使世人了解關公成聖的歷史真相及來台信仰沿革,進而效法其忠孝節義精神,俾使人能知禮守法,家庭興盛,社會祥和,國家富強,世界和平。
「臺灣關公文化節」的展示活動分為六大項,包括:百幅國畫介紹關公及三國英雄豪傑事蹟。關公如何封帝稱聖之研究。關帝經典內涵區。扶鸞儀式展示區。關公造型藝術展覽區。關公來臺三百五十年歷史沿革區。
千百年來,人們對關公的認知,不是從︽三國志︾,就是從︽三國演義︾;在關公文化節中,將以百幅國畫,介紹關公身世及家庭生活,由幼年到逝世,以至於成神及封帝入聖,希望對青少年的人生觀有所啟發。
關公是儒、釋、道三教共尊的聖人!主辦單位表示:對於這樣一位聖尊,不應該簡單地予以肯定或否定,惟有深入研究關公的生平,充分了解其人格特質,才能讓信仰更堅實,也才能做為導正人心的榜樣。
關公是儒釋道共同尊崇的對象,關公的神姿,也是藝術家神往的對象。在關公藝術節中,將展出三十六種以上不同的關公木雕;作為收集、典藏、供養、禮拜的交流平台,並提升人們對關公聖像的鑑賞能力。
關公是東漢三國時的人,生年不詳,卒於西元二一九年,距今約一千七百八十九年。關公的信仰和文化,傳播已久;在臺灣關公文化節中,將展出三百五十年來,台灣著名關帝廟的建廟沿格,例如臺北行天宮、臺南祀典武廟、宜蘭礁溪協天廟、高雄武廟……等。希望透過文物圖片和耆老口述,讓人們一次縱觀三百五十年,關公文化在臺灣各地所展現的不同風貌。
藉由臺灣關公文化節的舉辦,主辦單位希望突破傳統,提昇臺灣關公文化的內涵;傳播關聖經典,把關公忠孝節義的精神,落實到日常生活中;用藝術的角度欣賞關公的神姿百態;提供有心研究關公者廣泛的資料,讓關公文化得以薪火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