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門首貼符令遊客莫躑躅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金沙報導。
點閱率:1,878
門首貼符令遊客莫躑躅

門首貼符令遊客莫躑躅

觀光公車迎遊客,沙美老街徠新知;戶戶殘垣貼門符,祈福納祥莫躑躅!昨天上午,觀光公車載來了十幾位年輕遊客,他們在解說員的引導下,體驗了異地風俗|原來,處處可見的符令,是神明保境安民的平安符,可不是有什麼嚇人的東西。

沙美老街是緊鄰萬安堂的「八卦街」,小街小巷中,斷垣殘壁,呈現出廢墟意象;不論是有人住的,沒人住的,通常都貼有萬安堂「派」的門符,貼在門板上或牆上。對金門人而言,這種戶戶貼門符是司空見慣的事,不獨沙美老街,他處亦然;不過,對外來客而言,看到符咒,反而有不安的感覺,因為會聯想到驅鬼或有什麼「不乾淨」。

解說人員蔡亞婷知道遊客的意思;她向遊客解釋,在金門,門符被認為具有保境安民的功能。遊客聽了才放心;有一個人說,以前曾因為看到符咒,就躑躅不敢進入。另據居民的解釋,金門每個地方,大多有一座廟宇,是當地的信仰中心。廟裡的神明,被視為一地的主宰;每當廟會舉辦時,就會有鎮五方、貼門符的儀式,象徵保境安民,有預防邪祟入侵的用意。因此,金門的門符,並不是因為有什麼「丟磚打瓦,鍋叫門開」的嚇人事件才需要貼門符。

蔡亞婷引導遊客參觀老街的萬安堂,提醒他們要以廟為主體,由左(青龍)進,由右(白虎)出。遊客們雖不是阿公阿嬤進香團,卻還是隨緣參拜|合十閉目,專注祈禱,有虔敬之美。

在沙美老街,可以看到民宅的門牆上,放上三個火爐或是一盆蘆薈;蔡亞婷告訴他們,這是為了防火。火爐有納火熄災的用意;蘆薈與仙人掌都是多肉植物,被當成防火避邪的厭勝物。昨天到沙美老街的十幾位觀光客,大多是年輕人及小孩子,讓老街有「蓬壁生輝」的光景;沙美這幾條老街,雖然有自己的特色,卻少人青睞,而且是日益朽壞。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