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沙塵暴昨籠罩今可望脫離影響

發布日期:
記者: 莊煥寧/金城報導。
點閱率:433

中國北方自上(二)月二十九日起持續出現沙塵暴天氣現象,隨著大陸高壓的向東移動,部分沙塵隨東北季風影響到台灣,金門空氣品質也受到沙塵暴影響,昨日上午九時環保署設於縣立體育館右前方的「空氣品質監測站」測得小時濃度每立方公尺高達三百零二微克,不過,入夜後影響開始減弱,今日後可望脫離沙塵的影響。

根據環保署的監控,本波沙塵於昨日影響最大,自上午十一時起台灣西部由北向南懸浮微粒濃度開始上升,北部萬里測站最高小時濃度為253微克(3日15時);陽明測站最高小時濃度為152微克(3日12時);宜蘭測站為208微克(3日16時),約為背景值4-6倍。全台懸浮微粒濃度超過200微克測站達43個,而外島的馬祖測站也達239微克(3日10時),澎湖測站達163微克(3日16時),晚間沙塵向南影響到台灣中南部地區,空氣品質達不良等級。

沙塵暴侵襲全台,金門也受到影響,雖然民眾普遍沒有感覺到生活不便,但根據環保署設在金門縣立體育館右前方的二十四小時空氣品質監測站測得的懸浮微粒(PM10)的數據,以昨日上午九時的每立方公尺三百零二微克(μg/m3)最高,約為平常平均值的六、七倍,餘皆在三百微克以下,昨日下午三時以後,已從二百一十五微克漸漸下降,入夜後沙塵暴影響減弱,截至晚間八時已降至二百零六微克,據環保署預測,今日後可望脫離沙塵的影響。

環保局指出,空氣中懸浮微粒超過每立方一百五十微克(PSI空氣污染指標超過一百)即達空氣品質不良等級。環保局長楊水森指出,當沙塵暴超過不良等級,有心血管疾病、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民眾,或是老人、小孩等扺抗力較弱者,應儘量避免外出或從事劇烈戶外活動,而出外民眾可戴口罩,以維護自己健康。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