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島嶼觀察站》中國人民在哪看病都難! /傅崑成

發布日期:
記者: 報導。
點閱率:400
字型大小:

今年一月初,大陸的國家統計局在其官方網站上公佈了2007年全國群眾安全感調查主要資料公報。公報顯示,在所列出的13類社會問題中,『醫療問題』最受關注。

按照這一官方報導,大陸群眾最關注的前五個社會問題,分別是:一、醫療問題占15.3%;二、社會風氣問題占14.3%;三、社會治安問題占13.2%;四、教育問題占12.6%;五、就業問題占10.3%。其他受到重視的社會問題都在10%以下。

事實上,醫療問題確實很難解決,世界各國皆然。遠處看看美國大選的熱門議題,近處看看金門本身的情況,就清楚了。

在目前中國的台、港、澳、陸四個區塊中,看病從來就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比較起來,臺灣的醫療環境,算是還好一點的。澳門地小人少,從過去葡萄牙人掠奪式的殖民時代,留下了毫無效率的醫療體系。香港本是英國殖民地,在英國殖民政府的效率治港政策下,有著比較進步有序的醫療環境。但是,好景不長。最近香港的公共醫療環境,也已經逐漸惡化。

據當地媒體日前報導,香港的醫院管理局轄下的普通科門診,共有507名醫生,每人每日要看125名病人,每名病人平均只有五分鐘診症時間。期間醫生須要問診、檢查、解釋病情、選擇治療、開藥、安排跟進及複診時間、把病人資料輸入電腦、列印檔:::時間根本不夠用。

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批評醫管局重量不重質,罔顧醫療素質,要求增撥資源,將每名病人的診症時間延長至最少八分鐘。

大陸地區人民的看病難、看病貴,已經受到眾多中央與地方人民代表的一再批評。但是,很奇怪的是,上個月,廣州政協委員、廣州市衛生局副局長曾其毅卻公開表示:「其實在中國看病並不貴,是人們的價值觀念問題。」「我走遍全世界,看病最不難是中國,看病最不貴是中國。」

曾其毅說,在中國,專家門診的診金是7元,但是國外要請一個醫生看病,診金是300元。「為什麼我們會覺得貴呢?因為我們不像國外那樣有共助互濟體系。」曾其毅說,國外看病是個人、國家和雇主各出一部分,中國是全部由病人自己出,所以覺得看病貴。

他也直言:國人的價值觀有問題。他說:「大家對生命、醫療技術不夠尊重,所以就覺得看病貴。『修』一個人一百多覺得貴;『修』一個機器、換一個汽車零組件要幾千塊卻沒人覺得貴。這是價值觀不對。」

事實上,在大陸看病難的問題還不只是病人的價值觀有問題。在制度上,大陸政府鼓勵找不到工作的醫學院畢業生到基層醫院。結果,往往沒有在正規大醫院訓練五年以上的醫生,就單獨到了基層醫院。病人在基層醫院病沒看好,就再也不來了。病人沒有了,基層醫院就沒有錢,沒有錢,就沒有好醫生下去基層。最終形成了惡性循環,造成基層醫院倒閉,正規醫院人山人海。

其次,大陸的醫院管理也實在有問題。往往從掛號、看診到領藥,病人得跑來跑去,關卡重重。醫生看診的環境混亂,一堆病人圍著醫生一同看病。其結果如何?可想而知。

何況還有大陸媒體報導的醫院和藥商之間的賄賂、勾結問題。其情況一如過去的「臺灣經驗」─不堪聞問。

至於大陸窮人看不起病,尤其農村收入低,很多人因為捨不得看病,耽誤了健康和生命的問題,就更加嚴重。對此,大陸政府從2003年開始推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大力補貼農民的醫療費用。現在新農合制度已經覆蓋全國86%的縣(市、區),參加農民達到7.3億人。保障能力逐步增強。2007年當年籌集新農合基金已經達到428.3億元。全國累計已有9.2億人次享受到新農合補償,共補償資金591億元。預計今(2008)年將再加強補貼,達到全面覆蓋全國農村,能有效的減輕農民醫療負擔、緩解因病致貧和返貧狀況、保障農民健康。

總之,大陸的醫療制度還很不理想。這也形成了許多臺胞在大陸投資、工作的具體障礙。現在王永慶在北京、上海、廈門投資的長庚醫院,即將開始服務了,廈門院區也已經開始試營運。臺灣同胞們當然都很期待。如果長庚醫院的發展,能夠把大陸整體的醫療制度協助提升到臺灣的水準,那就真是全體中國人民的福氣啦!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