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公人文藝術教育展金門展出

關公人文藝術教育展金門展出
2008年台灣關公文化節─人文藝術教育展全國巡迴展首站,昨日在金門縣文化局揭幕,共展出包括關公畫像、雕像、文史研究等文物,將忠孝節義的關公精神介紹到金門來。
關公人文藝術教育展昨日上午九時揭幕,由副縣長楊忠全、文化局長李錫隆、教育局長李再杭、展覽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黃國彰、台北地藏淨宗學會理事長黃柏霖、中華玉線玄門真宗教會理事長柯添勝、中華道教關聖帝君弘道協會理事長吳金德等共同剪綵,揭開宗教文化盛會。此外,包括金城鎮長蔡輝詩、財政局長黃景舜、金門高中校長蔡錦杉等人也到場參加。
楊忠全在致詞時指出,金門有一百六十三處自然村,大多供奉關公,其中,他的老家湖尾,與安岐、湖下三村有聯合祭拜關公的傳統,顯示出關公忠孝節義的精神深植在金門人心中,期待展覽的舉辦,加強台金文化交流。
黃國彰則說,感謝李縣長與金門各界的協助,讓此次活動可以順利來舉行,他說,現今社會道德淪喪,當年孔夫子在亂世時作春秋,而後又有關夫子讀春秋,此次展覽,期望將關聖大帝的精神發揚,藉以喚醒大家對道德的重視,他也提到此次展覽展出許多幅關公畫像,每幅都有典故,但都不離忠孝節義,希望關公的節義精神可以復興社會道德,達到移風易俗。
柯添勝表示,此次展覽期望能發揚關公忠義精神,倡導傳統道德文化,引領大家共同來「提振道德風,喚醒忠義心」。並在生活中落實三綱五常,以「仁」、「義」、「禮」、「智」、「信」,淨化人心。
關公人文藝術教育展,展示活動分為六大主題區,包括:百幅國畫介紹關公及三國英雄豪傑事蹟區、關公如何封帝稱聖之研究區、關帝經典內涵區、扶鸞儀式展示區、關公造型藝術展覽區、關公來台三百五十年歷史沿革區,介紹關公的歷史和文化。
其中,一尊名為「千百億化身」的關公雕像,以玉帝扮相,冠帶旒冕,有一百零八隻手,其中三十六隻手,各執各種法器和兵器,是由海峽兩岸十多位名師雕刻,最為珍貴。
此外,包括關夫人與關公全家福等較不為人所知的關公故事,也在畫作中一一出現,讓民眾看到不同角度的關公故事。
關公人文藝術教育展,展期從即日起到十八日,主辦單位從台灣組成二百多人交流團到金門交流,歡迎金門民眾踴躍參觀展覽,發揚關公精神,達到移風易俗、復興道德的效果。
據瞭解,關公就是三國時代的關羽,關羽字雲長,本字長生,與劉備、張飛桃園結義,以忠義著稱;此外,而他的尊號也相當多,關公在東漢和蜀漢時封壽亭侯,死後諡「壯繆侯」;唐高宗時立為「伽藍之神」;明世宗時封「漢關帝壽亭侯」;明神宗以後有大帝的尊號;清世祖敕封「忠義神武關聖大帝」,到了清德宗時,關公的尊號已累加為「忠義神武靈祐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不過,關公的地位,已經超越史家的評論,被賦予神格,為人所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