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島嶼觀察站》欺民無知嗎? /傅崑成

發布日期:
記者: 報導。
點閱率:404

總統大選到了劍拔弩張,最後決戰的一刻了。昨日陳水扁宣稱:如果馬英九真的可以拿出美國官方證明文件,證明綠卡失效,除了謝長廷道歉退選之外,他也願意跟進,不但道歉,還立刻(提早幾天)下台。

看到這一新聞,筆者覺得真是可忍,孰不可忍?扁謝之流的民進黨人物,真的欺民無知至此嗎?

法律系的學生都知道:主張「積極事實」者負舉證責任;主張「消極事實」者不負舉證責任。例如,原告主張被告有詐欺,自然要負舉證責任。被告沒有詐欺,如何舉證?美國政府豈會為了一件綠卡小事,為馬英九開出「效力不存在」證明?既然阿扁大總統認為馬英九的綠卡「有效」,何不下令外交部行文美國國務院,要求證明馬英九的綠卡「效力存在」?如果拿不出證明,扁謝立刻辭職、退選,才是正理。

長久以來,軟弱的馬英九從不敢提出任何帶有「一中」字眼的主張。現在,只不過提出了「一個共同市場」,就被硬成了「一中市場」,並且把「不愛台灣」的指控做成了他罪該萬死的「莫須有」罪名。

其實,謝長廷也曾經在競選民進黨黨主席時,承認中華民國憲法就是「一中憲法」。想想看,連關係國家正式法律地位的憲法都是「一中憲法」了,為何兩岸的共同市場就不能是「一中市場」呢?

筆者願意相信,謝長廷也是無奈的。選舉被陳水扁一家和其貪瀆集團拖垮了。為了選票,只好重投深綠所好。一方面,得走回意識形態掛帥的激情路線;另方面,只好重拾最簡單的台獨口號「愛台灣」,不斷高呼「台灣萬歲」!希望藉此神咒,抵擋「外國人」或「準外國人」馬英九的船堅砲利。

其間,為了創造政見議題,表現自己的「深度」,只得以「打擊對手的政見」為「政見」,硬把「一個共同市場」說成「一個中國的市場」,藉此深化藍綠選民衝突,造成島內大選就是兩岸戰爭的假象。其用心就和「公投綁大選」一樣;真是欺民無知嗎?

更妙的是謝陣營的一支電視廣告,剪接了美、日幾個政客的話,套入自己的反中立場,成就了謝長廷和他們都是「同一國」人的結論。再剪接胡錦濤一句呼籲兩岸經貿合作的話,就把主張「共同市場」的馬英九打成了「和胡錦濤同一國」人。姑且不論,台灣人是否都是中國人的法律結論;單就謝陣營的廣告用語來看,就足以令人噴飯。

「你們一國」,「我們一國」。這不是小孩子辦家家酒時的用語嗎?何況,謝長廷一直希望操弄馬英九可能有外國籍,因此「不愛台灣」的話題。現在,謝某自己在立場上和美、日「同一國」了。這不坐實了謝長廷自己才「不愛台灣」的罪名嗎?

深究起來,民進黨的「愛不愛台灣」其實只有一個淺層次的定義。那就是,「愛不愛中國」。凡是愛中國的就是不愛台灣。這實在是太過簡化的愚民策略。欺民無知嗎?

在經濟全球化盛行的今天,民進黨仍然執迷不悟地,堅決選擇其鎖國政策,不願和自己的血親、同胞合作。這才是可悲的無知。

更可悲的是,民進黨曾多年起用張旭成等少數三流華裔美籍學者,擔任我們的立法委員、外交部次長、國防部次長,甚至教育部長:::這都是「愛台灣」的?而馬英九因為在香港出生,在美國留學一度持有綠卡,那就是「賣台灣」的?

最荒唐的是,謝陣營最近的宣傳強調:馬蕭提出的共同市場,就是要讓大陸人民來搶工作。從此,「台灣人穿破衫」,「女人找不到ㄤ,男人找不到工」,「我們的女人、小孩都不能受到保護了」!愚民啊!欺民無知嗎?

「共同市場」是一個經濟法概念,代表的就是自由貿易、關稅減讓。台灣求之不可得。二十幾年來,台灣懇求美日與我們簽訂FTA(自由貿易協定),從未受到對方的正眼相待。就算謝長廷真和美日「同一國」,能領到FTA嗎?

台灣和大陸「憲法一中」,本是一國。爭得共同市場,才有優惠,定有生計。這才是利用優勢(一中憲法)爭取台灣的最大利益。如此看來,馬蕭才是真正地「愛台灣」。甚麼時候,民進黨才願意將選民看作有知識能力的「頭家」,而不是可以任意哄騙的「呆胞」?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