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人鳥和解共生金管處提供辨識及防害方法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綜合報導。
點閱率:377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已經完成金門鳥類對農業產業影響及因應對策的研究,未來將會舉辦「金門鳥類危害農業作物之防治宣導工作坊」。

為追求人與鳥及自然的和解共生,除了藉由工作坊進行宣導之外,金管處還將參酌相關法令,藉由土地購置、承租或設定地上權,讓人鳥可以和諧相處,不再成為負面問題。金管處也希望金門縣政府一起提出可行對策,共同解決問題。

金管處表示,金門地區氣候乾旱,農作物以高粱、小麥、花生、番薯為主;金門地處大陸沿海的弧線邊緣,是候鳥南遷北返的路徑,每年都會吸引許多鳥類在此繁殖、度冬或是過境停留。

由於某些鳥類會造成民眾經濟上的損失,引起民眾對鳥類的反感,導致民眾自行架網捕捉,但卻往往誤捕對農作物有益的鳥種,例如戴勝、伯勞等。

為了尋找人與自然雙贏共生的對策,金管處已經於去年完成金門鳥類對農業產業之影響及因應對策之委託研究。接下來,金管處將舉辦「金門鳥類危害農業作物之防治宣導工作坊」,期望透過該工作坊的推動,加強農民辨識及判斷益鳥及害鳥的能力,提供農民防止害鳥的方法,以降低農作物損失,以求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衝擊。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