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警所服務有獨到之處茶一入喉馬上覺得五清

金沙警所服務有獨到之處茶一入喉馬上覺得五清
「三慢」的茶,賽過三萬?「五清」的茶,值勝五千?到金沙警察所洽公,若正逢員警或義警休息泡茶,或許有機會喝到一杯乍聽之下,無比昂貴的茶,但其實卻是高貴不貴。明白了箇中的因由後,免不了讓人會心一笑!
當員警或義警招呼你喝茶時,可能會用閩南話說:來,請你喝「三萬欸茶」。一般人的反應可能是:「三萬的茶」!有那麼「好康」?
原來,閩南語的「三萬」和「三慢」諧音;所謂三慢的茶,就警員或義警的解釋是指:煮水慢、泡茶慢、喝茶慢!
除了三慢茶之外,或許還有機會喝「五清的茶」;五清指的是:水清、茶清、人清,喝下之後神清、心清。如此說來,加上可以刮油「清腸」,就成了「六清的茶」。若再加上「清胃」,就是「七清」了。總之,要幾清有幾清,可以自己衍生。由於閩南話的「清」和「千」諧音,因此「五清的茶」和「六清的茶」聽起來就像「五千的茶」或「六千的茶」。
三慢茶之說的創始者當然不是金沙警察所,但適時應用,卻能讓人撲嗤一笑。
「三慢好茶」其實是有一種有商標的茶品,標榜的是「慢觀色,慢聞香,慢嚐人生滋味」。有了這三慢哲學,不管喝什麼茶,都可以境由心生,倒不一定得喝「三萬的茶」。
根據十三經之一的︽周禮︾所載,古代人所用的飲料包括「水、漿、醴、涼、醫、酏」等六種,合稱為「六清」或「六尊」;宋代理學家張載則說過成都的芳茶冠於「六清」。他寫過︿登成都樓詩﹀,詩中有「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區」的詩句。
中國古代有很多詩文,可以反映出茶葉的文化生活中地位,其中,清風、清心、清水,都能與清茶結合為整體的意象。唐代詩人元稹有一首「茶」詩是「一字至七字」的寶塔詩;內容如下:「茶!香葉,嫩芽。慕詩客,愛僧家。碾雕白玉,羅織紅紗。銚煎黃蕊色,轉麴塵花。夜後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洗盡古今人不倦,將至醉後豈堪誇。」這首詩最有趣的地方就是可以排列成三角形的寶塔狀。
金沙警察所並非只有聽起來有趣的茶;過去幾個月,警員們還做了幾件有人情味的事,例如一迷失的幼童?被警察找到了;迷途的「偷兒」?被警察「管」到了;迷路的老兵,被警察送到了;獨居的老人,被警察顧到了!
為了關懷獨居老人的生活起居,金門縣警察局訂有「加強關懷獨居老人及殘障弱勢者訪視執行計畫」,金沙警察所的勤區員警按計畫執行了探訪的工作,並適時給予所需的服務。
農曆過年前,有一個曾在金門擔任過連長,年紀已經八十三歲的老人家,一時興起從台灣到金門要找舊識,卻迷失方向,徘徊於后宅,找不到故人,有一位警員幫他買了機票,還塞了一千元給他做旅費。
去年底有一位警察迷路的女童送回家時,家屬還沒來得及報案。最先發現女童的居民因為自己的兒子偷竊自家,成了名副其實的偷兒,因此把孩子交給警察管教,希望讓兒子也能「迷途知返」。此外,金沙警察所還接受學校的申請,安排幼生參觀警用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