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公墓祭祀堂明辦落成啟用禮
縣政府斥資一千三百多萬元改建的金城民眾公墓已完工驗收,將於明(廿七)日上午舉行祭祀堂重建落成啟用暨地藏王菩薩開光典禮,整建後朝向公墓公園化目標,提供緬懷追思先人英靈好處所,並藉以提昇優質殯葬文化,培養縣民正確的生死觀念,促使後輩心存感恩先人德澤,讓人生的最後旅途能夠走得莊嚴。
殯葬管理所定於明(廿七)日上午九時正舉辦金城民眾公墓懷恩堂重建暨地藏王菩薩開光典禮,屆時請金門佛教會性海法師主法誦經暨開光儀式,十時卅分請李縣長主持落成剪綵,並邀請縣府局室主管及金寧地區機關、學校首長、民意代表、村長等人觀禮。
殯葬管理所所長楊誠友指出,『慎終追遠』係我國固有傳統孝道美德,為導正本縣民眾亂葬不良風俗,在民國43年在盤果路規畫設置『金城民眾公墓』,原有懷恩堂面積狹隘,且達半世紀以來,因年久失修,破漏不堪,為安奉先人英靈,金門縣殯葬管理所特編列預算一千三百多萬元於去年四月動土重建。
楊誠友說,祭祀堂的重建,是為了促使後輩感懷先人德澤,並革除傳統公墓陰森的印象,走向公墓公園化,讓人們接受生老病死只是自然的現象,死亡則是必然的階段;不過,人世的最後一程,則可以走得更圓滿。
殯葬所表示,金城公墓目前塋葬先人總計2萬餘人,是本縣五座民眾公墓容量最大使用較為悠久,祭祀堂重建暨地藏王菩薩開光典禮,在於促使後輩應有心存感恩先人德澤,期望繼踵前賢,並革除世人過去對於公墓給予陰森恐懼印象,朝向公墓公園化目標,成為緬懷追思親情處所,並藉以提昇優質殯葬文化,培養縣民正確的生死觀念,認知生老病死乃人生必然階段。殯葬所在所長楊誠友領導下,用以高規格服務態度為往生縣民存於世間最後旅程,留下最完美句點,亦是為民服務最佳典範。
位在盤果路的金城民眾公墓,興建於民國四十三年三月,目的是為了導正民眾亂葬的不良風俗。墓園中的祭祀堂,歷經半個世紀,已經老舊,而且空間狹隘,年久失修,因此由殯葬所於去年編列預算,計畫重新興建。新建的祭祀堂是採閩南傳統建築型式,使用古法施作,強調莊嚴樸實。室內面積為一百七十三平方公尺;道路寬十一點五公尺,長五十五公尺。祭祀堂的正面將會供奉白玉地藏王菩薩;大堂兩側將放置無主或單身榮民的神主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