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福海向行政院長張俊雄提出書面質詢
縣籍立委陳福海昨日向行政院長張俊雄提出書面質詢,要求衛生署務必如期編列金門醫療大樓興建預算,並且還要逐年增加醫事人力及醫療資源。
陳福海也要求,為鼓勵公費生投入金門醫療工作,能採取加碼方式;至於前往廈門長庚就醫,能享有健保補助,並建請行政院建立金廈空中緊急醫療運送機制,對腦部與心臟緊急病患,提供最佳醫治時機。另外,對於金門海岸地區環境清潔維護計畫,環保署的經費補助一年不如一年,陳福海也力促環保署務必提高補助經費,在人力與技術方面協助金門。
陳福海表示,離島醫療資源的不足,可以從署立金門醫院興建醫療大樓的計畫再一次得到證明,這個案子從92年就開始談,金門鄉親等了5年才把土地問題解決,好不容易心中燃起希望,可是還有4年的工期。陳福海要求行政院與衛生署,規劃好的四年預算務必都要如期編列,發包與工期都要確實掌握,還要能提前,千萬不能讓金門鄉親再失望。
陳福海進一步指出,目前廈門海滄長庚醫院已經開始營運,長庚醫院是台灣數一數二的醫療體系,它能提供與本島同等級的醫療資源,而且從金門前往廈門就醫的時間與經濟成本,遠低於回台就診,陳福海表示,未來金門鄉親選擇就近前往廈門長庚就醫,在健保給付的部分要比照國內的健保補助。其次,陳福海認為,重大傷病患者透過直昇機空中緊急醫療後送台灣需要70至90分鐘,但是去廈門中山醫院只要7分鐘,去廈門長庚則只要12至15分鐘,因此,他請行政院研究開放建立金門與廈門空中緊急醫療運送機制,對腦部與心臟緊急病患,提供最佳醫治時機。
根據衛生署的資料,93年金門有46位醫生,94年有44位,95年只剩36位。如果以人口比例來算,金門8萬人口只有36位醫師,平均每位醫生要照顧2000人以上,不但比台灣本島的醫生負擔重很多,甚至在金、馬、澎三個離島中,也是最辛苦的。陳福海表示,衛生署為鼓勵公費生前往山地偏遠鄉鎮及離島地區服務,可以「一年抵兩年」,他建議擴大公費生的來源,請軍醫體系或榮總體系的公費生也能投入金門的醫療工作,甚至提供更好的條件誘因,再加碼改成「服務一年可折抵三年」或「服務二年可折抵五年」。
由於福建廈門、泉州、漳州等地經濟迅速發展,人口遽增,製造的垃圾量也大增,再加上垃圾收集與處理設備並未同步提升,所以有大量垃圾流入海洋,並隨著海流漂流至金門沿海,金門縣環保局估計每年堆積於海灘的垃圾高達800至1000公噸,對於鄉親的日常經濟活動以及觀光產業的發展、甚至對海洋生態,都造成很大的傷害。而縣府目前的處理方式,就是僱用人工來從事淨灘工作,這項工作費時費力,加上垃圾量龐大,地方政府的預算根本無法應付,但環保署的經費補助卻日益減縮,96年度環保署補助297萬9千元,97年度竟然減少為198萬6千元,因此,他特別提出質詢,力促環保署能夠提高金門海岸地區環境清潔維護計畫經費補助,甚至能夠在人力與技術方面提供金門協助。
此外,金門地區目前有金城鎮赤山、金湖鎮新塘、烈嶼鄉東崗這三處垃圾掩埋場,啟用已經十餘年了,現有的垃圾處理機具及車輛都已屆使用期限,處理效能日益低落,可是保養維護成本卻越來越高,陳福海要求環保署提供金門縣垃圾衛生掩埋場的機具車輛更新費用補助,他也請環保署官員來金門看看這片綠地與好水,他相信,只要了解金門的美,就一定會愛上這美麗的島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