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李錫南觀點〉兒童節誰知兒童想要怎麼過?

發布日期:
記者: 楊水詠/特稿報導。
點閱率:512
字型大小:

每年兒童節,都是千篇一律,學校、鄉鎮、全縣都在表揚優秀兒童,都是成人的思維,有沒有調查一下,他們需要過怎樣的兒童節?開瑄國小校長李錫南(見圖,楊水詠攝)期望社會各界,把兒童節或婦幼節,當作「親子日」,經由有意義的活動,增進親子情感,幫助孩子健康成長,提供啟發性教育,帶動孩子關心社會,引導良好品德。

開瑄國小校長李錫南表示,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調查台灣地區「兒童心靈貧窮現象」,有令人不安的警訊:1、逾四成六的孩子覺得自己不快樂。2、近半數的孩子覺得生活過得很無聊。3、約三成一的孩子否定自己存在的價值。4、近四成三的孩子遇到挫折容易選擇放棄。5、約五成七的孩子不願對人訴說心事。6、有四成的孩子覺得自己不受歡迎。

李錫南指出,獨居兒逾二萬,有十六萬學童三餐自理。開瑄國小曾以此項調查為藍本,也自行做了調查,雖然比例上不及台灣地區,但以上警訊也同時出現。如果擴大全金門縣,推估起來,相距不遠。如此說來,我們對兒童節的規劃,能針對孩子心靈的需要嗎?

在這個社會M型化明顯的時代裡,兒童受到的照護也呈現兩極化現象。成人為了表達對兒童的關懷,除了孩子的生日,就是讓孩子過一個快樂的兒童節。然而,即便是兒童節,各國也都有不一樣的風貌。譬如日本是世界上兒童節最多的國家,它一年裡有三次兒童節;有些國家還把兒童節訂為兩次,一次是男孩節,一次是女孩節。可是伊拉克的兒童,卻沒有兒童節。

李錫南說,世界上開始有「兒童節」的訂定,濫觴於一九二五年八月,聚合五十四個不同國籍的代表,在瑞士日內瓦舉行「兒童幸福國際大會」,並通過「日內瓦保障兒童宣言」,呼籲人們善加保護自己的幼苗,共同來注重兒童問題,包括:兒童的教養、兒童謀生機會的獲得、貧困兒童的救助,以及避免讓兒童從事危險工作等等。

李錫南表示,可是各國兒童節的日期,並不完全一致。「國際兒童節」通行的日期是每年六月一日。這是因為一九四二年六月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在一個名叫捷克利迪策的村莊,將村裏十六歲以上的男性公民一百四十餘人和全部嬰兒殺害,並將村中婦女及九十名兒童押往集中營,為了悼念被殺害的這些兒童,也反對帝國主義的荼毒,十一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於莫斯科召開會議,決定每年六月一日訂為「國際兒童節」。

我國的兒童節是在民國二十年,由上海中華慈幼協會所發起,政府定四月四日為兒童節,我國第一屆的兒童節是民國二十一年四月四日。後來因為政府顧及兒童節當天放假,應該有父母陪伴,便將婦女節三月八日的婦女節和四月四日的兒童節合併,成為婦幼節,日期則採用四月四日。

李錫南表示,在兒童節這一天,讓我們思考為什麼孩子需要一個完整的「童年」?美國紐約大學教授尼爾.波茲曼,著名的媒體文化研究者和批評家,在他的著作︽童年的消逝裡提到,當成人發現兒童是一種「需要受到尊重的對象」,需要與成人世界隔離和受保護,才開始產生「童年」一詞。

李錫南指出,童年概念始於印刷術發明之後,是因為印刷術使得知識能夠流通,也使得越來越多的人能夠識字,但是這許多識字的人口中,並不包括兒童。因此,印刷術使得兒童與成人之間的界線變得十分鮮明,童年的概念因而產生。從此,攸關兒童教育、成長、福利的問題逐漸成為我們所關切的重要議題。

他說,如果印刷術創造了「童年」的概念,那麼「電視」與「電腦」的普及,就是使得童年消逝的主因了。當書籍是唯一知識管道的來源時,我們可以對資訊加以分門別類,讓孩子在心智成熟之前,過濾一些他不應該、不適宜知道的知識。但是電視、電腦的普及,將這一切都弄混了。因為電視、電腦及網際網路早已用更強勢的影像語言,教會孩子該知道以及不該知道的事。童年與成人的界線,便在電視與電腦出現之後逐漸消失了。

李錫南覺得兒童節不僅是小朋友的節日,更是督促家長好好關心孩子成長的契機。雖然家長們對孩子的愛是最無私的,但是也不應該一味地寵愛孩子,應該用正確的方式方法教育引導,使他們能夠健康成長。現在是孩子學習各種知識的階段,不要讓他們只貪圖玩耍,家長要設法讓孩子過一個有利於他們發展的、有意義的兒童節。

李錫南表示,社會上家長們平時很忙,對孩子的關心比較少,出於補償的心理,到了兒童節或孩子的生日,就會大肆為他們慶祝,以昂貴禮物或者陪著孩子出去玩,但是這樣會逐漸養成「只知索取,不知回報」的觀念,不利於孩子成長。學校方面,會推出很多有意義的活動,給他們一個展示自我的平台,通過自己的努力,使優點增加、缺點減少。

另外,學校還注重感恩教育活動,很多孩子是意識不到感情是要回報的。傳統上,學會索取的兒童,只習慣於索取,學不會感激和付出。

李錫南建議家長在兒童節的時候,要盡量淡化孩子的節日意識,不提倡物質上的過度供應,多為孩子創造能引導和提高精神滿足感的活動,比如讓他們學會做家務、關心照顧家人、學習做環保、參與公益活動、接近大自然、希望樹、祈願卡等等。希望家長能夠多重視對孩子的品德教育,多關心一下孩子的精神生活,平時和孩子多溝通多了解,使他們能夠成長為一名優秀的人才。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