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百餘民眾「重返古官道」體認文化之美

發布日期:
記者: 許加泰/金城報導。
點閱率:515
字型大小:
百餘民眾「重返古官道」體認文化之美

百餘民眾「重返古官道」體認文化之美

文化局辦理的2008年文化走春「重返古官道|與古人相遇」戶外導覽解說活動,昨日展開,在地方文史工作者陳炳容、黃振良的引領下,一百多位民眾、學生組成的學員重返古官道,巡禮明、清以來古官道上的碑碣、牌坊等遺跡,認識歷史文化之美。

文化局辦理的文化走春活動,今年的活動主題是「重返古官道|與古人相遇」,共有一百多位學生、民眾參加活動。昨日上午九時許,文化局承辦活動的文資課人員和地方文史工作者陳炳容、黃振良帶領學員展開古官道的巡禮首站|金門城。

陳炳容等人帶領學員登上金門城北門城樓,詳細的解說城樓興建的歷史背景和防禦的功能,也引領學員走一趟台澎金馬最古老的北門外明遺老街。學員專注的聽專家學者解說老街的源流,也把握難得的機會,從老街頭走到老街尾,仔細的端看每一棟有歷史的老建築物,巡禮這一條古老的市集。

陳炳容等人也解說有關古官道形成的歷史背景,他表示,金門的古官道,是從在大金門島西南建立千戶所城的金門城,通往東北的官澳巡檢司城,這條路從明代初年到民國四十年代,為貫穿全島的交通要道,無論官府文書傳遞、或官員往來經過的要道,自古即有「官路」或「大路」之稱。他說,古官道上,有豐富的碑碣、墓道、牌坊、古井、石橋等文化資產,這條古道上,承載著動人的故事,當中有造橋鋪路、恩澤廣被的善心人士,有抗倭禦寇的英雄豪傑,也有宏才碩學的賢儒名士,貞心守義的節孝名媛等,正如同是一條文化古道。

一天的活動,學員走訪包括金門城北門城樓、許福墓道、藥井、一門三節坊等古官道,認識鄉土歷史文化。陳炳容、黃振良資深講師的專業講解,要讓學員有所收穫,進而對文化資產自發性的重視與尊重,也成為文化資產守護員。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