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教部自行車隊冒雨登上太武山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綜合報導。
點閱率:614
教部自行車隊冒雨登上太武山

教部自行車隊冒雨登上太武山

節能減碳騎鐵馬,宣揚運動踩雙輪;推廣單車已兩年,此風特別宜金門!教育部推廣單車運動已經兩年,教育部的「海洋節能健康自行車隊」昨天以時速約二十公里的速度奔馳在金門的林蔭道路;行程中不但冒著雨,還拚出了全力,騎上了太武山。

教育部長杜正勝表示,教育部於兩年前就開始推動國小學生騎單車的運動;經過這次金門的單車之行,他覺得在金門騎車很有特色;金門很適合讓大家來休閒、觀光、旅遊,並從事單車運動。

杜正勝和體育司司長簡明宗等一行人,昨天由金門技術學院出發,進行第二天的金門單車之旅;這是一趟為期三天的旅程。

昨天的行程,沿途經過金沙國小、述美國小、安瀾國小、金門高職、金湖國中等學校,金門技術學院校長李金振、金門縣教育局主任督學陳金文、金沙國小校長楊肅正、述美校長陳為學、高職校長陳水芳、湖中校長吳啟騰等,分別在各個據點迎接。教育部將︽腳踏車教學手冊︾、︽海洋教育政策白皮書︾及「二零零八教育部海洋、節能、健康行」寫下的紀錄,贈給各校。

杜正勝在金沙國小表示,金門的人口稀疏,整體環境很好,很適合運動,尤其適合騎腳踏車。相對於台灣很多地方,金門的馬路沒有那麼危險,又沒有那麼多廢氣;比較寧靜,也比較「easy」;他說:兩旁的田園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小時候那種台灣的農村景色。他說,金門雖然一直在改變,不過在現在和傳統之間,仍能協調,對旅遊而言,是一個很有特色的地方。以騎腳踏車而言,台灣的環保雖然做得還可以,但騎車在大馬路上時,並沒有金門那麼悠閒、寧靜;他覺得在金門騎車非常愉快。

他表示,腳踏車成為休閒運動是十來年的事-不超過二十年;過去,腳踏車原本只是短程的交通工具;不過,台灣是腳踏車王國,在腳踏車工業上,技術非常先進;近幾年來,腳踏車已經變成運動或休閒用途;騎腳踏車已經成為一種風氣。

根據體育司司長簡明宗的補充說明,教育部推動腳踏車運動已經兩年;對於不會騎腳踏車的孩子,教育部提供了一套「腳踏車教學」,並教導小朋友簡單的機械原理;對於已經學會騎腳踏車的小朋友,則頒給證書。此外,配合腳踏車教學,還安排學生到社區或在家鄉進行短程的戶外體驗。這些工作已有專案小組在推動。

杜正勝在教育部長任內大約到過金門五次,金門技術學院五棟建築中,有三棟是在他任內興建的。他表示,對於金門技術學院的需求,他都加速實現;對於弱勢扶助,也是他對偏鄉學校最重視的。

位在金沙鎮的文化園區是耗資六億元的建設,未來計畫由金門技術學院進駐。教育部一行二十四人行經此地,看到用鋼瓦搭蓋的屋頂,杜正勝說:屋頂怎麼是鐵皮屋?不知道是不是設計者有什麼特殊的設計理念?

文化園區曾被金門縣長李炷烽批評為「歪苟曲差」(歪七扭八);昨天,經建會副主委張景森在金門聽取「老人養護中心」的簡報時,原則同意補助二億五千萬元,但幕僚人員一度以文化園區為前車之鑑,要縣府再仔細評估-差點就壞了大事,後來決定先與內政部和衛生署商談。

雖然文化園區的建築體讓許多人看得傻眼,但周遭環境卻很不錯;簡明宗表示,如果金門技術學院進駐,校方又有意願的話,體育司可以與校方合作,在此辦理選手移地訓練。

在述美國小,杜正勝表示,這一趟金門之行,主要就是要宣揚多運動,要節能減碳。他說:我們是一個海洋國家,我們要對我們的環境充份認識。

他還說:藉此機會,我也要代表教育部,感謝全國校長、老師們;尤其是那些長年在比較偏僻的地方,默默工作,為下一代的成長而努力的師長們。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