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野鳥學會跨海抵烈嶼舉辦活動領略大自然生態

金門野鳥學會跨海抵烈嶼舉辦活動領略大自然生態
喜鵲築新巢,小白鷺繁殖羽出現,樣樣充滿初夏的喜悅訊息!金門縣野鳥學會辦理賞鳥活動,特別選在烈嶼鄉辦理,理事長宋文章帶領大家欣賞烈嶼豐富的鳥兒生態,及為繁殖與覓食忙碌的景象,領略初夏的自然生態氣息。
金門縣野鳥學會與金門縣自然學友之家、烈嶼鄉公所、烈嶼國中、卓環國小共同辦理二○○八年四月份賞鳥活動,特別選在烈嶼鄉辦理,理事長宋文章帶領參與的學員,一行二十餘人前往烈嶼鄉文化館,展開活動的第一個單元,聆聽鳥友林政道先生親自解說「2008林政道仙洲飛羽攝影展」的鳥類生態與生態保育。
在烈嶼鄉文化館首先觀賞烈嶼鄉簡介導覽影片,欣賞烈嶼的人文與自然之美,文化館的館長是卓環國小退休的林水綠館長,他特別推薦烈嶼的豐富文化與生態,並透過影片讓大家見識到美麗的烈嶼島。
林政道雖然年輕,但是攝影的作品卻讓與會的學員驚呼連連,大、小朋友都驚訝於他的攝影功力的精湛!翠鳥在半秒之間的排便鏡頭,都被他精準的攝入,而黃小鷺伸長脖子覓食的瞬間,讓大家意外的見到身材不成比例的黃小鷺,而同時將三隻金門特別的夏候鳥栗喉蜂虎同時攝入,卻各有姿態,一隻展翅、一隻張開尾羽、一隻昂首張嘴似乎唱著情歌,讓到場的學員人忍不住要高聲說「讚」!
林政道指出,他在野外攝影時常有機會救治傷鳥,他呼籲種田的朋友,如果為了鳥兒來吃農作物而張網,希望常常巡視,因為有些鳥兒其實是種田朋友的好幫手,會幫忙吃蟲,如果是這樣的鳥,請幫忙從網上解下來,給牠們一個活命的機會。
當學員來到陵水湖展開戶外賞鳥時,看到數十隻的紅冠水雞正在湖裡悠游與覓食,還有小白鷺的頭部已長出繁殖期的飾羽,非常的美麗,而遠處農田透過單筒望遠鏡,大家看見黑牛旁有數隻黃小鷺夏羽已經長出,還聽到一串跳動的鳴唱和喜悅的叫聲。
在習山湖則見到兩隻在岸邊理毛的花嘴鴨,鳥功一級棒的鳥會副總幹事李新團說:白腰草鷸,而一位在學校任教的學員高興的說:「啊!我有聽到牠的叫聲。」
高高的樹上,大家看到有一隻喜鵲正在築新家,而一隻棕背伯勞正在電線上,年幼的學員透過望遠鏡,近距離欣賞棕背伯勞,更是感到相當新奇有趣。
金門縣野鳥學會理事長宋文章表示,為讓「十種鳥種,十種環境指標」主題能持續推展,並蔚為風氣,讓金門美好的生態環境,成為大家最推崇的島嶼,將會繼續規劃相關的鳥類生態活動,歡迎大家多多參與與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