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社大實務講習一針一線見真情

發布日期:
記者: 莊煥寧/金城報導。
點閱率:548
社大實務講習一針一線見真情

社大實務講習一針一線見真情

金門縣社區大學昨日辦理「和風物語~阿信包」活動,在楊秀賢老師帶領資深學員協助擔任「小老師」共同為參加的民眾示範和指導阿信包製作下,七十多位參與的學員一齊動手,親自完成一個個屬於自己的成品,除了體驗製作的樂趣外,也感到非常有成就感和喜悅感。

楊秀賢老師表示,此次材料的材質是精挑細選的,成品是精心設計出來的,為了讓民眾可以一對一的實地學習縫合技巧,特別找了數位得意門生包括有馬金蓮、陳玉貞、胡美英、陳婉瑜、劉萌樺、許玉勤、陳韻玲、賴祝慧、李淑慧等人到場傳授縫合的技巧。

昨日楊秀賢從理論講解並輔以實際操作,深入淺出細心教導,清晰解說教導學員如何選購布料、設計構圖及色彩運用、剪裁與拼接及教導如何利用古布、棉線、皮繩、木珠,一針一線的實務操作到作品完成,使學員在活動中獲得扎實完整縫合技巧。

在講解阿信包的由來時,楊秀賢說,阿信包都是正方形布塊作成的,早期鄉下婦女出門隨手帶的包包,就是一塊正方形的布,表達的是一種簡單刻苦之意,正好幾年前流行時,日本劇阿信也正風行,在台灣我們就將這種用正方形作的袋子,稱之為阿信包。

金門縣社區大學校長吳能惠昨日也到場嘉勉學員參與這次的活動,她謝謝老師撥空舉辦此活動,及多位資深學員協助擔任小老師幫忙指導,增添活動的趣味性,她樂見許多婦女走出家庭學習新知和技能,提高婦女文教素養,充實婦女生活內涵,落實終身學習的目標及怡情養性,並發揮自己的想像空間,運用巧思來創作個人獨特的風格,兼具實用性、趣味性,有一番新的體驗。

昨日活動現場非常難得看到現場年紀最大為70歲的阿嬤,及年紀最小的10歲小男孩,他們善用自己一雙巧手,一針一線,縫出屬於自己美麗的阿信包,從中體驗製作的樂趣,更顯示此次的活動真是老少咸宜!

一位李姓學員表示,此次來參與的民眾,來自各行各業,原本不認識彼此,因為透過活動相互交流與指導、關懷,一齊動手,做出一個完整屬於自己親自完成的成品,除了體驗製作的樂趣外,也感到非常有成就感和喜悅感,雖然在縫紉的過程遇到一些瓶頸,但並不氣餒,也樂於學習!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