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沙海灘擱淺海豚確定為保育類江豚

發布日期:
記者: 楊水詠/金湖報導。
點閱率:495
字型大小:

被發現陳屍在金沙鎮后扁船型屋海灘岩石間的海豚,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昨日邀請國內鯨豚專家姚秋如博士抵金調查、鑑定,確定是一隻名列保育類公的露脊鼠海豚,又稱作「江豚」,由於死亡時間過久,身上的傷痕不明顯,很難判斷真正的死因為何?

金管處係在前天上午接獲民眾通報,指在金沙鎮后扁船型屋海灘有鯨豚擱淺的訊息,保育課長邱天火帶領保育人員趕到現場,發現這隻鯨豚已經死亡多時,身體部分腐爛,還發出惡臭味;經初步鑑定,死亡時間超過一周,並邀請國內鯨豚專家姚秋如博士昨天來金門調查研究。

金管處保育人員先前曾一度比對圖鑑,懷疑死亡鯨豚為金廈海域經常出沒的保育類野生動物中華白海豚,但經拍照傳送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姚秋如博士鑑定,初步研判是另一種保育類的江豚,但因有三個亞種,還待進一步鑑定確認。

昨日下午四時二十分,姚秋如博士在金管處人員陪同,前往后扁船型屋海灘調查、鑑定。經姚秋如博士從海豚的頭部扁平、身上花紋、背鰭、扁平的牙齒、背鰭顆粒,以及肛門等特徵,鑑定確定是屬南方亞種、公的露脊鼠海豚,身長約一百六十五公分,為體型較小的鯨豚類。

姚秋如博土表示,南方亞種的露脊鼠海豚,又叫作新鼠海豚,大陸稱作「江豚」,分佈從日本、韓國,以及大陸沿岸、台灣、印度、東南亞一帶範圍,屬於近岸型鯨豚,在保育類的地位是屬於較重要的。

金管處指出,發現死在后扁船型屋海灘岩石間的江豚,應屬成豚,背部靠尾鰭部分腐爛嚴重,尾鰭也不見,眼珠凸出,研判是受傷後擱淺沙灘,死亡時間超過一周以上。

姚秋如博士在抵后扁船型屋海灘調查、鑑定,並且採取樣本回台研究,未來將製作成教學展示用的骨骼標本。

據鯨類圖鑑記載,露脊鼠海豚的特徵沒有鰭,背頂微現窄脊,圓頭無鼻,頭可以自由轉動,耳體為淺灰色,喉及肛門附近為白色,死後身體變黑。其壽命達二十五年,在淡水及海水皆有,除了棲居在大陸長江的族群因習慣繁忙的舟楫交通,否則非常的害羞,難以接近,但相當的活躍。金門的海域曾有瓶鼻海豚、布氏鯨、中華白海豚、新鼠海豚等鯨豚的蹤跡。去年,曾有一隻瓶鼻海豚在后湖海灘被救之外,大都是擱淺死亡之後才被發現,十分的可惜。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