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徑有大志將角逐全國環保模範社區
響應國家社區總體營造之概念及追求社區居民健康、幸福及舒適的生活品質。成立僅有三年的金湖鎮小徑村社區發展協會,全體居民合力拚出了亮麗的成績,獲金湖鎮公所推薦參加角逐「全國環境保護模範社區」,爭取鎮及社區的最高榮譽。未來,小徑村社區將更進一步,凝聚居民向心力,整合社區各項資源,期待建立一個健康、和諧、互助、清新的社區生活天地。
金湖鎮小徑村社區發展協會在九十四年由熱心人士籌組成立,第一任理事長許永富。當初發起成立社區發展協會的主要理想,係為整合社區各項資源,凝聚社區居民向心力,響應國家社區總體營造之概念及追求社區居民健康、幸福及舒適的生活品質。
背山面水 景色幽雅
小徑村社區發展協會成立剛開始,其實在各項資源是非常的短缺,不過在全體社區居民胼手胝足、攜手同心,加上金湖鎮公所及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的輔導協助,並且舉辦了幾次活動皆受好評。而且,小徑社區從活動中也凝聚了社區居民的向心力,增進鄉親的情感。小徑社區發展協會表示,清潔的家園是社區居民共同的理想,除了志工媽媽每月定期打掃社區環境外,對於垃圾分類的工作也不遺餘力,期待未來建立一個健康、和諧、互助、清新的社區。
小徑村社區位處太武山麓,背山面水、景色幽雅。東面緊鄰魯王墓,北有邱良功墓園、社區前有蘭湖及緊鄰金門社會福利館,皆是金門名勝古蹟。從無愧亭→魯王墓→邱良功墓→小徑社區→蘭湖→社福館等景點也是金門國家公園規劃中的旅遊動線。而且於金門地理位置的中心,也是南來北往交通的要衝,無論到市區、往機場,出入都很便捷。雖然,其社區居民以中老年人為主,年輕者大多到台灣求學及謀生,居民多以務農維生,種植雜糧及蔬菜;彼此守望相助、民風純樸善良。
在社區環境上,小徑也面臨諸多問題,諸如:一、社區範圍遼闊且三面倚山,加上廢棄營區多,成為髒亂死角。社區人手不足,整頓倍感困難。二、資源回收站的空間仍嫌不足,回收器械欠缺,整理時皆依賴人力,衍生安全及公共衛生問題,希望能獲得相關單位經費補助以謀求改善。三、資源再生利用及環境永續經營的觀念有待加強,也希望環保單位多加宣導及利用社區活動時間再教育。四、由於資源缺乏,居民以老年人居多,環保工作之推展倍感困難,若能得到相關單位的經費補助,環保工作會更臻完善。五、長久無人居住而傾倒的房舍,成為社區髒亂的死角,也影響整體的觀瞻。應運用社區組織的力量,徵求原屋主或代管人的同意徹底清除,以維護社區居民的健康。
環資管理 卓有成效
於是,小徑村社區在環境保護資源管理方面,作出了多項措施:一、每月第一個週末下午訂為「社區環保日」,並配合鎮公所舉辦推動環境清潔及資源回收活動,集合社區婆婆媽媽進行環境清掃及社區營造,自93年迄今,經評比每年均榮獲全鎮社區第二名。二、資源回收分為兩部份:(1)廚餘固定地方放置回收桶並由養豬戶每天回收餵豬,達成資源再利用目的。(2)可回收的資源如紙類、寶特瓶等由社區環保志工每星期進行分類及綑綁、裝袋,再行販賣給回收廠商,所得款項充作社區環保經費。三、發動社區居民參與鎮公所96年度淨灘活動兩次。四、函請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配合社區營造規劃頹廢民宅之修繕,以維護社區景觀及髒亂之消除。
小徑村主區生活環境管理,主要採取:一、除定期社區環境打掃外,並經常發動志工為獨居老人及弱勢團體作居家環境清掃及維護。二、由社區居民共同參與社區綠美化工作,並由居民自動認養花木之維護工作。三、社區居民蔡天祿先生自動捐贈大型花瓶栽種百餘株景觀花木,以美化社區鏡山巖廟之周遭環境,獲得鄉親之讚譽及外賓好評。本年度預定利用社區綠美化經費作花瓶及花木之更新。四、配合署立醫院無恙環境之宣導活動,不定期發動志工於社區周遭環境進行滅鼠工作。五、不定期發動居民參與古蹟邱良功墓園之打掃及花木之維護工作。六、配合97年度植樹節,發動居民擴大植樹活動,計栽植各式花木近千株,以及利用閒置空地、資源回收完成改造工程。
社區營造 植栽美化
社區特色營造:一、利用社區舊有的牛、馬舍,整修作為資源回收場所,改善周邊環境也達到社區閒置空間再利用的環保概念。二、社區居民參與植栽綠美化工作不遺餘力,藉由居民共同參與栽培、養護,不僅凝聚社區居民向心力,也增進鄉親情感的維繫。如今社區內花木扶疏,綠意盎然,生活環境品質變得更美好。三、充分利用閒置空間作為環境生態及生物多樣化的保護場所營造出社區特色。
未來推動環境保護上,小徑村社區發展協會擬定下列計畫,內容包括有:一、為了落實環保工作及改善社區居民的生活環境,積極鼓勵居民注重居家環境清潔及社區環境之維護工作。二、組成志工服務隊,長期協助維護社區環境整潔及配合資源回收工作之進行。三、由志工服務隊成員定期協助獨居老人及弱勢鄉親居家打掃及必要之服務工作。四、配合政府節約能源及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之政策,積極鼓勵居民改換省電燈泡。五、利用社區鏡山岩廟後方閒置空地,函請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規劃興建社區公園,一方面可改善周遭環境,也提供社區居民休閒娛樂的場所。六、利用社區經費聘請專業人士教導居民資源回收再利用之技能,一方面增進環保觀念,一方面減少垃圾量產生。七、利用社區經費或爭取相關單位補助,請怪手清除社區周遭雜草、樹叢,使未來社區環境會更加美好。
環保志工 積極參與
推動組織及民眾參與策略,小徑村社區協會組織環保志工隊計四十人,由理事長暨總幹事領隊,協調轄區開瑄國小師生,配合每月第一週六辦理環境清掃及資源回收工作,並請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作技術指導及物力支援。其次,積極推動社區居民參與環境整理,清潔維護工作。組成志工服務隊配合資源回收工作之進行,並宣導居民確實做好廚餘回收、垃圾減量的工作。接下來劃分責任區,由社區居民分別認養花木及清潔維護,並定期評比,提高居民參與度及認同感。
積極推動垃圾分類及垃圾不落地工作,以確實維護社區環境的整潔,並訂立社區國中小學生參與環保工作計畫,鼓勵學生參與社區服務工作,培養服務人群的健全人格,讓環保工作向下紮根,以及利用社區經費訂定獎勵辦法,以增進社區居民對環保工作參與的熱度,配合舉辦各項活動以聯繫鄉親情感,凝聚居民對社區的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