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鎮海安瀾天后媽祖台閩同欽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特稿報導。
點閱率:1,190
字型大小:
鎮海安瀾天后媽祖台閩同欽

鎮海安瀾天后媽祖台閩同欽

媽祖默娘,幼禮佛,少得法,方生時,射紅光,神異頻傳;天上聖母,乘雲氣,護島嶼,昇化後,衣朱衣,鎮海安瀾!天后媽祖的生日是農曆三月二十三日,昇化日則是九月九日;祂是「神昭海表」、「錫福安瀾」之神;在元明時就已被奉為航海神;在清康熙時,則被封為天后。

根據歷代文獻及民間傳說關於媽祖的記載或描述,媽祖的在昇化以前的俗名叫「林默娘」。

默娘的生父是誰?在許多文獻,包括︽臺灣通史︾、︽臺灣志略︾、︽重修臺灣縣志︾等,都說是林愿;不過,在︽臺灣文獻叢刊.天妃顯聖錄︾中的︿天后本支世系考﹀,則推翻上述的說法,主張天后的父親是林惟(讀如確)。

根據︿天后本支世系考﹀,林愿的父親是林蘊。林蘊的諡號是「忠烈」,曾於唐代任邵州刺史。林蘊的父親林披在唐代曾經擔任「天子詹事」,他所生的九個兒子,包括第六子林蘊在內,都做了刺史,因此被世人稱為「九牧」(林九牧)。

林蘊生了林愿。林愿生了四子;其第三子林圉曾在「五代十國」中的閩國擔任刺史。林圉就是天后媽祖的高祖。

林圉生了林保吉。林保吉在「賢良港」歸隱。林保吉的兒子林孚曾任福建總管。林孚生林惟。林惟做過都巡官,有子名林洪毅,其第六女即為今人所膜拜的天后林默娘。

除了媽祖的父親是林愿或是林出現過爭議外,大多數文獻對於媽祖昇化前的記載則是大同小異。

媽祖降生於莆田的湄洲嶼,祂的父親樂善好施,平日敬奉觀音,膝下雖有一子五女,但還想要再生一個兒子,便焚香祈禱,希望如願;結果夜夢觀音大士贈以丸藥,但卻生下了第六女默娘。

天后誕生時,紅光射室,異香瀰漫,因為自生下到滿月,一直是靜默沒有啼哭聲,因此被取名默娘。

默娘生而聰穎,八歲能懂經籍奧義,十歲就喜歡頌讀佛經,十三歲獲老道士傳授了玄典祕法。十六歲時,默娘與女伴在井邊遊戲時,因為井中出現異象,同伴們都被嚇跑了;當時,有神人捧著銅符,默娘接過銅符後,從此法力玄通-這就是文獻中所謂的「觀井得符」。

有一次默娘人在織布,卻神馳海上,母親以為她出了什麼事,焦急呼喚;默娘回神之後,哭著說:父親已獲保全,但兄長已經沈沒!原來,默娘的元神是到海上救人去了。

又有一次,默娘準備渡海,但渡海的工具並不齊備,船伕又有意為難,於是默娘就以草席懸於竹竿,鼓棹破浪,飛渡而去-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布席海上」,而「布席海上」的目的,仍是為了濟人。她還曾經將小草變為大杉,藉以拯救海上的難民。

傳說,默娘於二十三歲時,收服了金水之精,也就是「千里眼」和「順風耳」;後來又收服了晏公做為部下總管。

默娘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在宋太宗雍熙四年時,她與諸姐登上湄峰後,在仙樂飄飄中昇化;又因為屢屢顯靈,被立祠奉祀,初名「通賢靈女」,歷代又加了「靈慧」、「昭應崇福夫人」、「靈惠妃」、「助順」、「顯衛」、「英烈」、「協正」、「善慶」等各種稱謂或封號。元代有「靈濟」的封號;明代則封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天妃」。

清聖祖康熙二十二年,靖海侯攻打澎湖、取得台灣之前,曾經到媽宮謁廟,結果如有神助,於是朝廷加封媽祖為「天后」。到了清世宗雍正時,朝廷又先後致贈媽宮「神昭海表」、「錫福安瀾」的匾額。

傳說,媽祖不只助清軍取台,也曾助明末的延平郡王鄭成功打敗荷蘭人取得了台灣。媽祖若曾助了鄭成功,似乎等於幫助了明鄭的台獨;媽祖若助了施琅,似乎等於協助了清朝的統一。不過,神若有靈,庇祐的應該不是表面上的台獨或統一,最終還是為了溥濟生民!相信不管支持台獨,或是支持統一,相信福建、台灣的華人,大多會樂於「支持」媽祖,信仰媽祖!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