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逾一甲子老樹長新枝

年逾一甲子老樹長新枝
金門植物園區裡有一株樹齡逾一甲子的「無葉檉柳」(見圖,楊水詠攝),在金門鮮少見到的防風林樹種。多年前,在一次的風災中,這株「無葉檉柳」倒塌折斷,僅剩下樹頭的部份,仍展現堅強的生命力,又重新長出多株的枝幹,且枝葉茂密,林務所老員工昨日見到這株「無葉檉柳」依舊存活下來,內心無比的高興。
據載,「無葉檉柳」,別名叫作檉柳、西河柳、觀音柳。它的特徵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小枝細柔圓筒形;其外形酷似木麻黃,接合狀,每節長約0.1cm。
「無葉檉柳」葉極退化,成抱莖鞘狀,僅具一齒。圓錐花序,頂生,白至淡粉紅色,花瓣花萼5枚,花盤10裂。蒴果長約0.4cm,具多粒種子,種子頂端具毛叢。
「無葉檉柳」生態分佈在原產非洲北部、東部及亞洲西部。喜高溫氣候。春、夏季為花期。繁殖栽培以扦插或高壓法繁殖,但以扦插為主,春季為適期。土質不拘,以排水良好土壤為宜,日照需充足。成株極耐旱,但幼株生長需水較多。
「無葉檉柳」植株性耐旱、耐鹼、抗風,可為濱海及農地之防風林樹種。其成株枝葉柔細,下垂似柳,別具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