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佛節沙美慈航寺設太子亭灌沐如來

浴佛節沙美慈航寺設太子亭灌沐如來
昨天是農曆四月八日,是佛教的「浴佛節」;昨日以前以至於昨日,金門各地的寺廟或宗教團體,先後已舉辦了幾場的灌佛、浴佛法會。沙美的慈航寺昨天就設了「太子亭」,灌沐如來。
浴佛時要唱︿浴佛偈﹀:「我今灌沐諸如來,淨智莊嚴功德眾。五濁眾生令離垢,同證如來淨法身。」如來就是佛陀也就是釋迦牟尼佛,祂是佛教的開創者。
如來的俗名是悉達多,姓喬答摩,原本是一名太子(王子);祂是印度「迦毘羅」城主淨飯王之子,母親的名字是摩耶。如來出生後七日,母親就去世了,因此由姨母波闍波提養育。為了從生老病死中解脫,祂於生下一子後,就遁世苦行。
不過,祂發現,苦行只讓自己變得形容枯槁,卻沒有因此得道;於是,祂洗浴去垢,並接受村女所餽贈的乳糜,恢復體力;然後,又在菩禔樹(一說畢金本羅樹)下,吉祥草(香茅)上安坐,直至覺悟。
如來出生於西元前五六五年,相當於中國的春秋時代;相傳祂於二十九歲出家,覺悟之後開始說法,最後於西元前四八六年涅槃(跳出生死輪迴)。
佛教最流行的經典之一是︽金剛經︾;內容即如來對佛弟子須菩提說法;經中有如下偈語:「一切法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有一種見解認為:︽金剛經︾的特殊及偉大之處,就在於包含了一切宗教,也超越了一切宗教。
浴佛儀式,除了在四月八日佛誕舉行外,禪家也在十二月八日佛的成道日進行。
佛教傳自印度,印度氣候多熱,不僅僧侶常常洗浴,連佛像也時常灌浴。根據佛教的文獻所載,唐代的義淨法師(俗名張文明)到印度求法時,曾問當地人浴佛的意義;對方的回答是:浴佛象徵佛陀誕生時,龍噴香水。
在義淨所譯的︿浴佛功德經﹀中有如下的讚唄:「我今灌沐諸如來 淨智功德莊嚴聚。願彼五濁眾生類,速證如來淨法身。戒定慧解知見香,遍十方剎常芬馥。願此香煙亦如是,無量無邊作佛事。亦願三塗苦輪息,悉令除熱得清涼。皆發無上菩提心,永出愛河登彼岸。」
浴佛的儀式有一定的方法,︿浴佛功德經﹀中說,若能依法浴佛,所願求無不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