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樂齡學習中心最高可獲補助五十萬
金門縣政府教育局昨日下午在金門縣家庭教育中心辦理說明會,針對教育部今年將補助全國二十五縣市在鄉鎮設置一百個「樂齡學習資源中心」,獲得補助的,每中心最高可補助新台幣五十萬元,向出席參加的相關團體、學校等代表作說明。
教育局指出,計畫暨相關申請表格掛在金門縣政府教育局及金門縣家庭教育中心網站,請上網下載使用。而各單位計畫提報,應於六月十日前逕送金門縣教育局或金門縣家庭教育中心,俾便配合辦理相關審查作業。
為鼓勵老人快樂學習營建更健康生活,教育部今年將補助全國二十五縣市在鄉鎮設置一百個「樂齡學習資源中心」,每中心最高可補助新台幣五十萬元,各鄉鎮公所、社教機構(含公共圖書館、社區大學)、學校、立案之文教基金會、社會福利團體、宗教組織(章程中明定有推動老人活動之相關事項)、經內政部評鑑為優等者之社區關懷據點、農漁會、文史團體等非營利組織等單位,均可提報爭取設置機會。
金門縣政府教育局課長許能麗指出,為落實邁向高齡社會老人教育政策之推動策略之一建構老人終身學習體系,增設老人教育學習場所,教育部實施「教育部設置各鄉鎮市區樂齡學習資源中心計畫」,並整合教育資源,建立社區學習據點,鼓勵老人走出家庭到社區學習。九十七年起,預計結合地方之公共圖書館、社教機構、社區活動中心、里民活動中心、社區關懷據點及民間團體等場地,分三年規劃設置三百六十八鄉鎮市區「樂齡學習資源中心」,九十七年設置一百個、九十八年設置一百六十八個、九十九年設置一百個,以期建立一個終身學習的健康社區。
許能麗指出,樂齡學習資源中心之功能,在藉由樂齡學習資源中心的成立,招募社區教師及志工,邀請社區老人出來學習及擔任志工,提供以老年人為對象之藝術教育、旅遊學習、醫療保健、消費安全、休閒學習、家庭人際關係、生命關懷、口述歷史及資訊研習等多元學習課程,整合鄉鎮市區老人學習資源(含:老人文康中心、社會福利單位、社區大學、高齡學習中心及民間團體等),提供社區老人便利的學習資訊連結網絡,讓老年人可以透過社區管道學習新知,並同時拓展人際關係,讓生活更快樂。
許能麗指出,計畫設置樂齡學習資源中心之條件、場地規劃模式及運作方式如下:
一、設置條件:以一樓公共空間(或有電梯抵達之其他樓層)為佳,場地應具備得容納三十人至五十人之研習空間。資源中心設置地點應考量空間之安全性,如建築物之安全、地面必須平坦、各項消防設施之完備、具有逃生設備及逃生口等,為顧及老人安全,應避免選擇臨時搭建之建物,並以設置有無障礙空間為優先考量。
二、場地規劃模式:(一)由縣政府結合鄉鎮市區公所選擇適合之公共空間,規劃適於社區老人學習之資源中心。(二)徵選並評估現行辦理老人教育活動之民間團體(含:社福團體、文教團體、社區發展協會及經內政部評鑑為優等者之社區關懷據點),於其既有基礎上,擴充服務項目設置資源中心。(三)偏遠地區或社區資源缺乏者,縣政府選擇適當學校(國中小及幼稚園)、社會福利團體、宗教組織及文史團體等非營利組織成立資源中心,並由其協助提供相關資源及場地。
三、補助設置運作方式:服務對象:社區中老年人及其家庭。運作方式:1、結合並彙集轄區內老人學習資源,成立橫向連結網絡,提供在地化之老人學習服務。2、於平時日間或假日規劃適合老人學習之課程,延聘講師提供學習活動,並招募志工以安排中心活動及協助老人學習。3、規劃辦理學習活動:設計並規劃學習課程,如:保健養生、藝術與公民教育、家庭人際、理財規劃、科技資訊、消費保護、退休規劃、生命關懷、口述歷史及世代交流活動(社區祖孫活動、三代同堂活動)等,並得因應課程需要編寫相關教案。4、組成樂齡銀髮志工服務隊,服務項目如下:主動關懷並邀請社區老人積極參與活動;提供社會諮詢服務;參與社區文化講解;照護孩童諮詢;結合社區學校為社區兒童口述歷史。5、提供創作品之展示空間:得參考日本「銀色商店」之概念,於學習中心設置展示台,展示老人智慧及創意結晶,再造生產力。6、場地得為複合式多功能用途之規劃:如夜間得規劃為辦理弱勢家庭學生課業輔導場地。7、其他服務模式:配合地區特性或需要辦理,並提供詳細執行方式。
有關補助原則方面,每一中心每年補助以不超過新臺幣五十萬元為上限,申請單位應妥為規劃財務。設備費依實際需要提列,惟以設置資源中心所需相關辦公、教學、老人健康器材等為優先,所申請之設備費以申請之總經費百分之三十為上限。補助經費次年起,原則不再補助設備費,僅逐年依計畫審查核定業務費(經常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