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武山四十六坑彈藥自燃

太武山四十六坑彈藥自燃
軍方的第「四十六坑」的彈藥,在昨夜六時十分左右發生「劇烈的化學變化」-自燃!四十六坑距擎天水庫附近的營區入口約有七百公尺。據軍方的說明,庫中貯有二萬顆煙幕彈含及部分照明彈。
地支部彈藥庫庫長王建仁、金門防衛指揮部政戰主任黃慶靈於昨夜九點半左右回應外界的詢問。王建仁表示,「四十六坑」中的彈藥,並非高爆性的彈藥,主要是以煙幕彈為主,另有少部分的照明彈。
這些煙幕彈和照明彈之所以燃燒,研判是彈藥自身發生「劇烈的化學變化」所致-也可以說是自燃。發現時間大約是在六月七日晚上六時十分左右-由戰情官從監視器上發現。
由於四十六坑位在地下,時間又是晚上,軍方只能調度消防車待命。由於煙幕彈和照明彈本身並非高爆性的炸藥,根據王建仁的說法,即使在最壞的情況下-二萬顆都燃燒完了,也只是彈藥本身的耗損,不會危及人員或建築(不包括空氣污染在內)。
王建仁表示,這一批煙幕彈和照明彈屬於「八級彈」,已被列為廢彈,但尚未到達處理的期程;在此之前,有一部分已陸續運到狗嶼灣的廢彈處理場由交中科院處理。
金防部的內洋營區曾在民國九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下午曾經發生過彈藥庫爆炸,軍方當時對外告知的數據是第三號、第四號彈藥庫全燬;其中一間貯有八一迫砲彈一千八百八十一枚,另一間貯有六○迫砲彈七百五十枚、八一迫砲彈一百二十八枚。當時的爆炸狀況是數公里外驚爆連連,但昨夜的彈藥自燃,在距離七百公尺外的地方並無聲息。
更早之前,在民國九十三年七月二十二日下午,金沙鎮寨子山(五虎山)儲放固封黃磷煙幕廢彈的虎威堡廢棄坑道發生自燃爆炸,共有九千多顆黃磷彈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