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吃粽子老外初體驗

包粽子吃粽子老外初體驗
美籍老師美言美語,熱情民眾熱嘴熱心;人客體驗包粽吃粽,地主接待慇慇懃懃|蔡厝暨民享社區今年的端節活動因為有美語老師的加入,顯得更加有趣。
對外籍老師而言,粽子太特別了,無法類比於他們國家的食物。
Magan(鄭梅琪)、Jarita(寇婕睿)和Lauren(蘇怡琳)等三位外籍美語教師,昨天到蔡厝暨民享社區參加端午節活動。想要開說美語?社區民眾或許「不輪轉」;想要動手包粽子,老師們可也不太靈光;但文化交流一下,或許美籍老師們會更喜歡米食文化,在地民眾會更敢開口說英語或美語!
來自美國威斯康辛的寇婕睿(Jarita)在金門校園教英語(美語)已經兩年,昨天是第一次包粽子,也是第一次吃粽子。在美國,她喜歡的節日是聖誕節。
寇婕睿覺得金門人很親切,金門的學生很天真,金門的海很美。她教小朋友學美語時,主要是教他們實用的美語。她自己最喜歡的一句美語則是「God is love」。她認為,美語只要敢脫口而出,就學得好。
鄭梅琪(Magan)在金門教英語已經五年。如果要給粽子這種東西取個名字,鄭梅琪(Magan)會說:「rice wrapped in a bamboo leaf」|意思是「竹葉包的米|米,被竹葉綁住的」。
端午節是華人的詩人節,春秋時代楚國的大夫屈原,因為忠而被謗,在陰曆五月五日自沈「汨羅江」而死。當時的人,因為尊敬屈原,為了不讓屈原的遺體被水族吃光,把角黍投入江中,希望引開魚蝦,因此後世就有了端節綁粽子的習俗。屈原著有︿離騷﹀等楚辭,對後代的詩賦影響很大。
在中外歷史上,因為敢說真話而屈死的人,並不只有屈原;在西方還有蘇格拉底和耶穌。
在美國時,鄭梅琪(Magan)最喜歡的節日是「復活節」|她說:耶穌是為了救我們而死的。
鄭梅琪來自美國的密西根州,她認為家鄉最美好的東西就是玉米、藍莓和草莓。
蘇怡琳(Lauren)也來自密西根州;她認為家鄉的蘋果及蘋果開的花最美。她在金門教英語已經兩年;如果要用自己想法替粽子命名,她會叫它:「sticky rice in leafs」|葉子裡的糯米。蘇怡琳最喜的一句英語是:「Trust in the LORD……He will help you……。」
鄭梅琪、寇婕睿、蘇怡琳之所以出現在蔡厝,是因為參加金門縣安瀾國小所辦理的「96學年度英語史懷哲ABC交流活動|民俗節慶活動」。這項活動的舉辦,是希望外籍教師認識金門、體驗金門、熱愛金門、融入金門,並希望老師們調劑身心,發揮更大的教學熱誠。
昨天,安瀾國小校長張秋沐、教師黃瑋潔、替代役男田哲宇,陪同英語(美語)教師從蔡厝的太武古道上山健行;下山後又參加蔡厝和民享社區的端午節活動。
擔任翻譯的田哲宇在澳洲修完碩士後,回國服役,在金門已經待了三個月。他表示,人在國外,已有六年沒有過端午節;他覺得蔡厝的活動挺有特色的。金門的環境對他而言,不像台灣的鄉下,反倒像在國外。
外籍教師要在金門服務的時間不算短,張秋沐表示,藉由這樣的文化交流,希望他們更融入這個地方。相信他們已經體會到這裡親切的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