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出國旅遊應避免感染A肝
暑假旅遊旺季即將開始!金門衛生局提醒鄉親出門在外旅遊,飲食是一個大問題,如果到一些衛生條件較差的地區或國家,必須注意避免感染A型肝炎;同時,面對眾多傳染病威脅的環境,唯有處處留心、小心防範,並注意個人衛生及做好預防工作,才能擁有健康及安全的生活空間。
金門衛生局表示,A型肝炎本身會造成身體不適的症狀,一般可能會經過二至六週的潛伏期,慢慢會有黃疸、發燒、食慾不振、胃口欠佳的現象,患者自己會覺得小便顏色較深、胃口較差、輕微發燒症狀出現。
衛生局指出,A型肝炎主要發生在公共衛生條件較差的開發中國家,如大陸、東南亞、非洲和中南美洲。目前在國內已經很少見A型肝炎的感染,有些時候旅遊者到一些衛生環境比較不好的地區,吃到一些飲食不乾淨或廚師本身就有A型肝炎的感染,容易把A型肝炎的病毒傳染到飲用者身上。因此,出外旅遊最好不要吃生冷的東西,儘量以熟食為主。
衛生局表示,A型肝炎的傳染途徑是「經口感染」也稱做「糞口感染」,換句話說,當吃到或喝到遭A型肝炎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飲水時會感染到A型肝炎。感染後,約有二至六星期潛伏期,病情嚴重時,可能導致猛爆性肝炎死亡。
特別要注意的,六歲以下兒童感染A型肝炎後,具有高傳染力;成年人感染,可能沒有症狀,也可能有發燒、發冷、身體虛弱、食慾不振、噁心、黃疸、小便深色、腹痛和疲勞等症狀。衛生局表示,A型肝炎是一種會自然痊癒的急性疾病,但大部分人在症狀消失後,就會自然保有抵抗力,而不會再被感染。
如何來預防A型肝炎?金門衛生局提出下列應注意的事項供鄉親參考:
──盡量不要碰觸來路不明或是可能不潔的食物及飲水。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尤其是飯前、便後及處理食物前,要正確洗手。
──飲用罐裝水或飲料時,應先將瓶口清潔乾淨,以及使用公筷母匙或自備餐具。
──注意環境衛生,尤其是廁所、廚房的衛生。
──A型肝炎在攝氏零下20度也能生存,值此夏日將近之時節,應特別留意冰品衛生。
──自費施打A型肝炎疫苗:尤其是將前往高度感染地區者(例如:東南亞、中國大陸等)。
衛生局指出,自九十年試辦兩岸通航,為因應小三通後兩岸民眾與貨品往來頻繁,可能傳入A型肝炎對兒童健康造成威脅;自九十一年二月起由行政院衛生署提供A型肝炎疫苗,凡設籍本縣二歲至十二歲以下兒童免費實施A型肝炎預防接種,且將A型肝炎疫苗納入常規接種措施。
另外,署立金門醫院及超群診所,亦提供非金門縣籍之兒童及成人自費接種,若民眾健康檢查未具抗體,尤其是將前往A型肝炎高感染地區,在啟程前一個月,可考慮自費接種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