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十大死因惡性腫瘤高居第一
金門縣衛生局公布96年本縣十大主要死因死亡人數占總死亡人數的73.2%,其中仍以惡性腫瘤占31.3%最多;其次為心臟疾病與腦血管疾病分別占11.7%與9.7%。再以每十萬人口死亡率及標準化死亡率相差輻度來看,金門縣糖尿病、惡性腫瘤均較全國為低,而先天性畸形、心臟疾病、肺炎的每十萬人口死亡率則分別高出全國3.3、2.8、2.1。
金門縣十大死因中,心臟疾病、事故傷害、肺炎、先天性畸形每十萬人口死亡率均高於全國。去(96)年國人在心臟疾病之每十萬人口死亡率為56.7、事故傷害31.1、肺炎25.7、先天性畸形1.8;金門縣依序為59.5、31.6、27.8、5.1,以兩者的相差幅度來看,以先天性畸形增加最多,其次為心臟疾病及肺炎,而降低最多者為糖尿病及惡性腫瘤。
本縣惡性腫瘤死亡率與全國之比較:惡性腫瘤蟬連96年全國及本縣十大死因之榜首,平均每13分2秒有1人死亡,96年本縣惡性腫瘤死亡人數共126人,分別為男性93人,女性33人,占所有死亡人數之31.27%,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159.5人,即約每626人中即有1人因惡性腫瘤死亡,較本縣95年癌症死亡率220.8減少61.3人,也較96年全國癌症死亡率(175.9)減少16.4人。
96年金門縣十大死因與全國之比較顯示,據衛生署統計資料顯示,96年金門縣總死亡人數共403人,較95年443人減少40人。其中男性死亡人數243人,女性死亡人數160人。如依世界衛生組織編布2000年世界人口結構調整計算,金門縣標準化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331.7人,較上年402.3下降17.55%,也較全國491.6下降32.53%,僅次於連江縣的328.7人。
金門縣十大死因之比較,如再以96年金門縣十大死亡原因(標準化死亡率)來看,本縣依序為:(1)惡性腫瘤、(2)心臟性疾病、(3)腦血管疾病、(4)事故傷害、(5)肺炎、(6)糖尿病、(7)自殺、(8)慢性肝病及肝硬化、(9)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10)先天性畸形。與全國十大死因暨金門縣95年十大死因排名相比,事故傷害、肺炎、自殺、先天性畸形排名上昇,糖尿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排名均較全國及本縣95年度排名為低。
事故傷害係除疾病外縣民最重要的死因,涵蓋的範圍包括運輸事故、意外中毒、意外墜落、火焰意外、淹死溺水、吸入異物所致之呼吸道阻塞窒息等。民國96年金門縣死亡人數為25人(男性19人,女性6人),占當年死亡人數的6.2%,死亡率為每十萬人31.6人,是第四大死因,與95年相較,95年事故傷害死亡21人(男性17人,女性4人),占死亡人數的4.7%,死亡率則為每十萬人28.6人,死因順位為第5名,死亡率較95年增加10.5%,死亡人數則增加四人。再以2000年WHO世界人口結構標準化數值來看,96年本縣事故傷害標準化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24.4人,雖較全國27.9人為低,與金門縣95年事故傷害標準化死亡率相較,卻比95年的23.3人,增加4.7%,排名也較95年度向上攀升一名。
衛生局表示,以事故傷害類型來看,其中又以道路運輸交通事故最多,其次為意外跌落、跌倒墜落事故,再來為意外溺水,而年齡層多以23到64歲中壯年所發生之交通事故居多。十大死因中事故傷害是可以事先預防的,只要用心探討發生的原因,瞭解正確的預防觀念與方法,保持正確的態度、優良的駕駛習慣、避免不熟練的技術等,即可有效降低死亡率。
96年金門縣自殺粗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11.4人,居主要死因之第7順位。自殺死亡數9人(男性6人, 女性3人),占總死亡人數的2.2%,自殺死亡人數占率也較上年增加1.1百分點。與95年相較,95年自殺死亡5人(男性3人,女性2人),死因順位第九名,96年自殺死亡人數增加四人,排名也上升兩名,成為第七名。再以2000年WHO世界人口結構標準化數值來看,96年本縣自殺標準化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8.7人,僅次於連江縣,雖較全國自殺標準化死亡率每十萬人口19.7人為低,但與本縣95年自殺標準化死亡率相較,卻比95年的每十萬人口5.4人,增加61.1%。
本縣各鄉鎮十大死因之比較:依各鄉鎮每十萬人口標準化死亡率與本縣死因標準化死亡率相較發現,金城鎮在惡性腫瘤與糖尿病的每十萬人口死亡率高出本縣16.5與7.2人;金湖鎮則在腦血管疾病與先天性畸形高出本縣11人、10.5人;金沙鎮則是在源於周產期之病態、肺炎高出本縣12.3人、11.4人;金寧鄉則是在惡性腫瘤、事故傷害高出本縣10.1人、9.2人;烈嶼鄉則是在先天性畸形、惡性腫瘤高出本縣17.8、12.6人。另一方面,金城鎮在腦血管疾病防治,金湖鎮、金沙鎮在惡性腫瘤防治,金寧鄉、烈嶼鄉在自殺防治方面表現較本縣每十萬人口標準化死亡率為佳。
本縣癌症死亡率排序,前十位依序為(1)肺癌、(2)肝癌、(3)結腸直腸癌、(4)食道癌、(5)女性乳癌、(6)胃癌、(7)非何杰金淋巴癌、(8)胰臟癌、(9)口腔癌(含口咽及下咽)、(10)鼻咽癌。與95年排名相較,女性乳癌、非何杰金淋巴癌、口腔癌(含口咽及下咽)、鼻咽癌的排名均向上攀升;與96年全國癌症排名相比,則食道癌、非何杰金淋巴癌、胰臟癌、鼻咽癌的排名也向上升高。本縣癌症死亡率較全國癌症死亡率低16.4人。再以本縣96年度癌症死亡率與95年度相較發現,女性乳癌、非何杰金淋巴癌、鼻咽癌的死亡率均較上一年度增加5人、7.6人、1人。
若依性別觀察,96年本縣男性惡性腫瘤死亡人數為93人、女性為33人,男性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221.6人,高於女性,為女性89.1人的2.49倍;與95年比較,死亡率男性減少59.3人,女性減少64.2人。男性十大癌症死因中,非何杰金淋巴癌、鼻咽癌取代攝護腺癌、膀胱癌進入前十大癌症死因順位,其餘項目不變,惟順位上略有變動;死亡率較上年減少最多者為肺癌、食道癌,增加最多者為非何杰金淋巴癌、鼻咽癌。女性十大癌症死因部分,與男性相同以肺癌、肝癌居一、二位,不同於男性以結腸直腸癌居第三位,女性以乳癌排名第三;死亡率較上年減少最多者為胃癌、結腸直腸癌,增加最多者為女性乳癌、食道癌。
另外,就本縣惡性腫瘤標準化死亡率與其他縣市相較,96年本縣惡性腫瘤標準化死亡率107.4人較全國標準化死亡率142.6人為低,在全國25縣市中,僅略高於連江縣的98.5人,為死亡率第二低的縣市。
金門十大死因以降低最多者為糖尿病及惡性腫瘤,或以衛生局推出子宮頸癌、乳癌、口腔癌、大腸直腸癌、肝癌之癌症篩檢防治有關。
另為了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患,則有金好康健康檢查的三高篩檢,並成立糖尿病共同照護網,落實慢性病患照護管理機制。金門衛生局希望民眾能多加利用各項衛生保健服務,落實篩檢工作,以降低十大死因之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