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閱讀悅愛讀上百親子共享講座書香

發布日期:
記者: 蔡家蓁/金城報導。
點閱率:451

你知道擁抱可以有幾種方式?

同輩平等的朋友可以用A抱、像哥們的可以用側抱、親密愛人用同心抱、大人抱小孩用熊抱、久未相逢的朋友可以來個熱情的飛抱。台中市書香關懷協會理事長黃瑞汝在昨日的「閱讀悅愛讀」講座中,以寓教於樂的方式,教導父母如何透過閱讀培養親子間的互動與默契,讓親子共讀成為最溫馨、最受期待的時光。

「閱讀悅愛讀」講座昨日上午八時三十分假文化局三樓會議室舉行,上百位親子擠滿整個會場,聆聽這場閱讀分享的饗宴。講座由前台灣省教育廳長王官田、台中市書香關懷協會理事長黃瑞汝、台中市金門同鄉會理事長李淑睿主講,台中市書香關懷協會理事林錦山(知名律師)擔任主持人,包括縣長李炷烽、教育局長李再杭、課長許能麗與本報社長黃雅芬也到場參與。

李炷烽表示,閱讀對人很重要,因為這樣看事情會比較有深度,他也提到先前在一場座談會,曾經問在場的的年輕人有關閱讀與看報,結果發現他們都不愛看報閱讀,反而比較喜愛網路世界,相當可惜。

李炷烽說,讀書不要快,而是要慢慢咀嚼,才能體會書中的精神,希望大家每天都能花一、二個小時來看書,大家一起閱讀學習,讓社會更美好。

王官田表示,讀書是好事是文化的表現,可是很多孩子是為了升學而讀書,一旦考試結束了,就再也不想碰書本,他說,期盼透過親子共讀,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

許能麗也說,金門開發有一千六百多年,在鄉下,很多門的迎聯都是教子弟耕讀,所以歷年來,金門也出了很多文官、武將,到了近代,像他們這些四年級生,高中畢業後,全都想盡辦法到台灣念大學,也讓當時的金門高中大學錄取率高達有百分之三十四,傲視台省多所高中。

許能麗認為,隨著科技進步,現在的孩子沈浸在網路,希望透過家庭閱讀,讓孩子從小培養閱讀興趣,多元學習,相信這不管是對孩子的求學、人生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擁有讀書會、兩性、婦女成人教育專業講師;中華民國十大傑出女青年等頭銜的黃瑞汝,昨日以「親子共讀」為題開講,她說,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是父母送給孩子最有價值的禮物。她以猶太人為例,提到他們的親子共讀就是猶太聖經,這個良好的習慣培養,讓猶太人很多都成為頂尖學者或教授。

「今天考試拿幾分?」黃瑞汝說,台灣的家長常常喜愛問孩子這個問題,其實他認為應該學學國外的教育方式,多詢問「今天有提出什麼問題」或是「今天有得到什麼觀念」,畢竟分數並不是最重要。

黃瑞汝也說,打開書,打開新視界,父母應該學習為閱讀打上鼓勵、分享的燈光,每天共讀十到二十分鐘,從新聞的事件、議題來引導討論或閱讀,為孩子搭起一座「觀點轉換」的橋樑。

孩子不是不能看電視!黃瑞汝認為,應該要慎選頻道、規定時間與父母陪伴,讓看電視也能是另一種學習。黃瑞汝也分享閱讀指標,她說應該是蒐集資料、解讀資訊;思考判斷能力;閱讀興趣。要讓孩子因為興趣而喜歡閱讀,她說大人常以過去的經驗來看待問題,其實這是不對的,要切記什麼樣的環境,會造就什麼樣的臉孔,不同時代的童話故事,故事、情境也該不一樣,不要老是給孩子固定、呆板的答案,而是應該給他們更多的開創性啟發。

閱讀人口與讀書會數量是建構學習社會重要的指標之一,有魅力的城市,一定也是閱讀率高的城市。黃瑞汝說,閱讀是一種習慣,只要每天花十五分鐘看書,一年就可以閱讀二十本書,日積月累,自然養成閱讀習慣,希望「忙碌」不再是閱讀的障礙。

最後她也提到,應該要大量閱讀、持續聽講、勤作筆記、籌組讀書會與學習精確用字,黃瑞汝說,閱讀是增進生命廣度與深度的鑰匙,課內、課外的書籍沒有所謂的標準,只要對人生有幫助的,都應該多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