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林垂立黃仁清應邀擔任金湖鎮第二屆歌唱大賽評審

發布日期:
記者: 陳榮昌/綜合報導。
點閱率:690

「火車已經到車站,阮的心頭漸漸重,看人歡喜來接親人,阮是傷心來相送」,還記得這首曾經紅遍一時,由張秀卿主唱、被喻為「國歌」的「車站」嗎?

「車站」的詞曲創作人林垂立,以及寫出「燃燒吧,火鳥」的知名作曲人黃仁清、天翔影視文化傳播公司總經理王明慧、地區音樂人周志培等,這次都應花蛤季「金湖鎮第二屆歌唱大賽」之邀,擔任比賽評審。林垂立、黃仁清對於金門參賽選手的歌唱實力都相當肯定,也希望藉此選拔出明日之星,代表地區參加泉州電視台主辦的閩南語歌唱大賽、廈門雙歌賽。

林垂立是台灣相當知名的詞曲製作人,不少紅極一時的歌曲都出自他的筆下,除了「車站」之外,林垂立還創作了「想厝的心情」(張秀卿主唱)、「春夏秋冬」(蔡小虎主唱)、「感謝你的愛」(彭莉主唱)、「一步一腳印」等好聽流行歌曲。

林垂立表示,鄉情是他豐沛創作的催生者,他創作的歌曲,每一首歌都是自己的生活日誌,而「三心六字-愛心、關心、耐心」,則是支持他創作生涯永遠的力量。

林垂立的成名曲「車站」,被很多人當做愛情歌曲演唱,以為歌曲詮釋的是戀人的離別,其實這是他十八歲上大學時,惜別母親出外求學的心情寫照。

十八歲那年,林垂立要到台中讀大學,母親到車站為他送行,臨上車時,她把用手帕包著的雞腿塞給了他。隨著汽笛聲響起,火車載著林垂立越走越遠,瘦弱的母親越來越模糊,最後變成了一個黑點。這一幕記憶成了「車站」的故事原型,而1992年創作的這首「車站」,是林垂立人生之路的轉折,讓他從一個窮困潦倒的無名小卒,變成了一位聲名遠播的金曲製作人。

林垂立出生於基隆的一個貧困家庭,父親是礦工,由於飽受生計折磨,父親總是借酒澆愁,因此,童年與少年的記憶裏,充斥著父親的罵聲和母親的嘆息。為了謀生,掙錢養家糊口,林垂立進入大學後只能選讀實用的機械專業。

可是林垂立偏偏不愛機械愛音樂。少年時代,在村子裏,他一看到別人打鼓,就想親手敲上幾下。到了台中讀大學,週末同學們上街購物,林垂立總愛躲在宿舍裏彈吉他。

畢業後,林垂立並沒有如家人所希望的投入機械工作,而是一股腦栽進音樂世界。他與朋友組織樂隊,天天排練,由於成名出頭遙遙無期,隊友們紛紛收起吉他,專心工作去了,只剩林垂立一人,還執著於吉他演奏,堅持最初的音樂夢。也因為這份對音樂的執著與堅持,聽眾才有耳福聽到他創作的「車站」、「想厝的心情」、「春夏秋冬」、「感謝你的愛」這麼多好聽的歌曲。

另一位「金湖鎮第二屆歌唱大賽」評審,由工程師轉為職業作曲的黃仁清,也是國內流行樂壇的重要人物,他創作的歌曲幾乎都在國內歌壇造成流行。

黃仁清經歷過許多生活磨難,使得他比別人對生命有更多的感觸;因為學工程,卻又愛音樂,加上既樂觀、又憂鬱的衝突矛盾性格,讓他筆下的音符充滿變化,他能寫出通俗的「燃燒吧,火鳥」,也能創作出如「煉獄兒女」般嚴肅的歌,更能寫下細膩的「網住一片情」曲子、豪氣的孤劍恩仇記主題曲─「君無愁」。

這次四川震災,黃仁清也與資深藝人高凌風合作完成歌曲「震不碎的心」,並號召了白冰冰,王日昇,林松義,高捷等大批藝人一起合唱,為四川災民盡心力,展現他民胞物與的情懷。

黃仁清作的歌曲幾乎都在國內歌壇造成流行,不少人羡慕他能抓住歌迷心理,黃仁清說,這不是一個人的力量,既要唱片公司配合宣傳,又要歌者能表達,這是須要主客觀條件都配合才行。他認為,作曲時首先要認清是給誰唱,否則歌路不對,是會事倍功半的。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