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戰營來了﹗學員接受軍事洗禮
今年第一梯次的「金門戰鬥營」已於昨天(七日)開始。第一梯次共有一百四十九名男女學員參加。
根據金門防衛指揮部的消息,第一梯次「金門戰鬥營」的學員於昨天在松山機場報到,並搭乘C130「老母機」(運輸機)飛向金門,開始五天四夜的軍事體驗。
C130有吵雜的引擎聲,不算舒適的空間……;到了金門,接駁的工具是十噸半的卡車,讓學員一路顛簸,但這就是軍事氣氛!
在金戰營中,學員們被要求盡快融入「當兵」的生活-整隊編班、領取裝備,遵守生活公約…。
金戰營的第一夜,安排有「肝膽相照」等團康活動,目的是讓學員認識彼此。
金戰營今年的課程,包括坑道震撼戰鬥教練、實彈射擊、試乘戰甲車等,但少了大膽島行程。
國防部辦理這項暑期戰鬥營是為落實全民國防教育。根據軍聞社的報導,國防部今年共舉辦金門、馬祖、傘訓、特戰等九種戰鬥營,合計招訓三梯次共三千四百五十名學生。
記者張建騰/特稿
去年的金門戰鬥營活動,《金門日報》自七月四日起到七月二十二日,提供金防部大篇幅的版面,由金防部「自拉自唱」;今年的金戰營活動已經於昨日開始,《金門日報》卻在全國各駐金媒體中,成了唯一未受金防部邀請採訪的媒體!這應該也是新聞吧?金門防衛指揮部主任黃慶靈昨天已對新聞工作聯繫的疏失表示抱歉。
在資訊的公開上,不知道是金防部應該為以疏失回報善意自我反省?還是《金門日報》應該自我反省報業政策-需不需要繼續滿足軍方(或其他單位)被報導的需求?
經過設計而刻意制造出來的新聞,在新聞學上,稱為「假事件」;假事件具有人為策劃、適合傳播媒體報導等特徵。金戰營的相關新聞,其實就是一種「假事件」。以去年的金戰營而言,充斥了不少支持軍購的思想。
假事件的刻意製造,往往是因為政治人物或政治部門,想藉由媒體曝光,達到宣傳的目的(新聞媒體獨立行使第四權的任務,可能也會因此打了折扣)。如今,金防部承辦國防部的「暑期戰鬥營」(金戰營),卻獨漏特定的媒體,等於連「假事件」的製造,都處理得不細緻。
當今社會,公關已凌駕於新聞,「假事件」早已充斥新聞版面;要避免第四權的任務被打折扣,新聞媒體除了報導各種活動的正面之外,還要適時發現各種值得批判的問題,以免淪為別人的化妝師,最後又被棄之如敝屣。